6月20日,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的一则反诈预警,撕开了黄金投资诈骗的残酷真相。市民马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追求“高额回报”下载的一款社交软件,竟成了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在“网友”的诱导下,他陆续投入10万余元购买虚拟黄金,直到账户无法提现、对方彻底失联,才惊觉自己落入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1
诈骗团伙如何精准收割
反诈民警剖析案件时指出,当前黄金价格波动剧烈,诈骗团伙正利用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心理,炮制出三大经典话术:
1. “内幕消息”诱饵:以“央行政策调整”“机构建仓信号”等虚假信息,营造“独家内幕”的紧迫感;
2. “导师带单”套路:通过伪造盈利截图、安排“托儿”在群内烘托气氛,让受害者误以为找到“致富捷径”;
3. “技术漏洞”骗局:宣称平台存在“价格延迟”“系统漏洞”,诱导受害者加大资金投入以“薅羊毛”。
马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据警方透露,此类诈骗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前端通过婚恋网站、短视频平台精准引流,中端使用虚拟币、虚假交易平台掩盖资金流向,末端甚至雇佣境外人员负责洗钱,追踪难度极大。
2
全国多地频发
在西宁这起案件背后,一场针对普通投资者的“黄金围猎”正在全国蔓延:
· 上海案例:今年3月,浦东新区60岁退休教师王女士被拉入“黄金投资群”,在“导师”指导下分11次充值58万元,最终平台以“系统维护”为由关闭,群内300余名成员全部失联;
· 广州案例:4月,天河区某企业主轻信“黄金期货对冲”骗局,在对方提供的“香港交易所会员平台”操作,一周内亏损230万元,经查该平台IP地址实为东南亚某国;
· 数据触目惊心:公安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黄金投资类诈骗案件同比上升217%,受害者人均损失达19.8万元,远超传统诈骗手段。
3
反诈民警揭秘:三个细节识破骗局
1. 警惕“三无”平台:正规交易平台需具备省级金融办批文、银行资金存管、可查询的工商信息,缺一不可;
2. 识破“异常”收益:若平台宣称“手续费全免”“日收益超5%”,必属诈骗;
3. 拒绝“私下”交易:所有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使用虚拟币充值、线下交付实物的行为,均涉嫌违法。
4
防骗指南
1. 核验资质:登录中国证监会官网(csrc.gov.cn)查询平台备案信息;
2. 小额试水:首次充值不超过1000元,测试提现功能是否正常;
3. 拒绝“拉新”:警惕“邀请好友得佣金”等传销式话术,避免成为帮凶;
4. 及时止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并拨打110。
在通胀预期与避险情绪交织的当下,黄金作为传统保值资产的价值毋庸置疑,但普通投资者更需警惕“炒金热”背后的诈骗陷阱。
记住:所有承诺“稳赚不赔”的投资都是谎言,所有要求“越过监管”的交易都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