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嬛嬛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城商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具有天然的“在地优势”。它们更理解本地产业结构和企业特质,能快速响应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融资需求,提供“接地气”的金融支持、普惠服务。
近年来,郑州银行等一批区域性城商行选择了一条更贴近区域土壤的道路——扎根地方、聚焦实体。这条路或许不耀眼,却恰恰契合了区域经济对差异化、本土化金融服务的真实需求,犹如毛细血管,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小微企业、民生消费和特色产业,有效弥补了大行标准化服务可能覆盖不足的空白。
2025年上半年,郑州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末资产总额达7197.38亿元,同比增长11.47%,创下自2018年同期以来最高增速。从5000亿到6000亿耗时3年,而从6000亿到7000亿仅用2年,体现出不断加速的“郑银速度”。
总资产两年千亿增长的跨越式发展,为我们研判城商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从经营表现来看,上半年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连续第二个财报季达成营收与利润的同比“双增长”。
其中,郑州银行零售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收入12.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个人存款余额及增速均突破以往纪录,显示出在零售金融领域的持续突破与战略定力。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郑州银行围绕区域特性构建的差异化服务体系。
郑州银行以“四大管家”为核心,系统推进零售生态建设:“市民管家”打通医保、社保等民生场景,增强客户黏性;“融资管家”专注小微客群,提升融资可获得性与效率;“财富管家”通过定制化理财产品和资产配置服务,满足多元财富管理需求;“乡村管家”则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县域,扩大覆盖半径。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此外,“郑惠薪”代发平台完成智能化迭代,社区金融服务站覆盖率已达85%,财富管理AUM实现12.7%的同比增长。
这恰恰说明,从产品创新到场景嵌入,从渠道建设到体验升级,郑州银行正将“精品零售银行”的战略愿景逐步落地为经营收入。
更值得关注的是,郑州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实现“量质齐升”。截至上半年末,个人消费贷余额首次超过200亿元,达到206.95亿元,较年初增长20.72%。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这项业务的不良率控制在0.6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展现出优异的风险管控能力。
「子弹财经」认为,这项业务背后的支撑,是郑州银行面向个人端的核心产品“郑e贷(消费)”在额度、期限、流程、客户触达及免息政策等方面的六大优化。其不仅有效满足了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住房装修等场景的融资需求,也体现出郑州银行在客户分层、精准营销与资产质量管理方面的系统能力。下半年,结合消费贷的“国补”落地,郑州银行还有可能激活旺季消费动能。
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反映出区域性银行在零售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郑州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以消费为场景、风控为支撑的发展路径,为同类金融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零售金融不仅要做大,更要做稳、做精、做深。
作为根植河南的本土法人银行,郑州银行始终将自身成长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脉络,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全力写好“五篇大文章”,尤其是“科技金融”这一关键篇章。
河南作为工业大省,产业基础雄厚,规上工业企业超2.8万家,覆盖了绝大多数工业门类,产业链条完整、集群效应明显。2024年,全省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已高达72.4%,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12%和9.2%的高速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在这一背景下,郑州银行没有停留在传统信贷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是主动走进产业生态、融入区域经济循环。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体系,专门成立7个产业调研小组,深入研判各链群企业运行机制和金融需求,全面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例如作为河南省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的主要承办银行,郑州银行针对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推出差异化产品:在初创期,推出“科技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破解企业“轻资产、缺抵押”难题;在成长期,提供“认股权贷”“专精特新贷”,匹配企业高速发展中的资金需求;至成熟期,则配套“上市贷”等综合服务,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此外,郑州银行还专门设立4家科技特色支行,打造“懂技术、懂产业、懂金融”的专业团队,持续扩大对科创领域的金融供给。截至上半年末,郑州银行科技贷款余额287.35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2.67亿元。
两个月内,郑州银行以一系列战略合作彰显其深耕区域的决心:与济源共建绿色冶金产业生态;支持新郑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巩义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升级等。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郑州银行正从传统银行服务向“产业伙伴”角色转变。它不再是资金的提供方,更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精准滴灌重点产业链、创新科创金融服务模式,郑州银行也拓展了自身优质客户基础,实现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双赢发展。
除了工业大省,河南同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粮食大省。近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进入2025年,在投资与消费加速回暖的带动下,河南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韧性和增长活力不断增强。
在这个大背景下,郑州银行积极加大对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成效显著。
例如,针对河南“大省小农”的农业特点,该行精准推出“乡村振兴贷”“大蒜贷”“辣椒贷”等一系列特色普惠金融产品,有效对接地方农业产业需求。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480.94亿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同时,依托“乡村振兴版”手机银行,围绕农村生产生活高频场景,开展社保缴费补贴、惠农商户满减等活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场景,持续优化用卡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支持民营经济方面,郑州银行同样表现突出。民营经济作为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在2024年贡献了全省55%以上的GDP,省会郑州的民营企业总数已超过120万户。
立足这一现实需求,郑州银行创新推出了包括“订货贷”“企采贷”“助业贷”“郑e贷经营”“科技贷”“专精特新贷”“创业担保贷”等12款特色融资产品,全面覆盖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创业就业等多类场景,精准契合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截至上半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已达525.78亿元,服务普惠小微客户超7万户。
为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郑州银行在全行推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园区、社区和乡村一线,实地调研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与融资难题。根据摸排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结合其经营特点与信用状况,实施“一户一策”的精准支持,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滴灌至最需要的领域,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某金刚石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建设年产130万克拉高品级功能性金刚石产线项目中遇到重大资金需求。郑州银行迅速响应,经全面评估,最终为企业审批通过3亿元、期限10年的项目贷款,有力支持其研发与产线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显著增强河南在超硬材料领域的供给能力,推动“河南制造”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迈进,也体现了郑州银行以金融赋能地方产业升级的坚定承诺。
更贴近农业、更深耕小微、更敏捷响应政策——郑州银行始终扎根区域、服务实体,真正实现了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共生共赢,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子弹财经」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多重挑战,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突破困局、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然而知易行难。真正打造出具备错位竞争优势的特色银行,必须从根本入手——精准定位、明确方向,并构建一套系统、可持续的特色化经营体系。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产业基础、政策环境与发展阶段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固然拥有成熟的产业集群和融资需求,但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能蕴藏独特资源,如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潜力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因此,城商行的差异化破局,关键在于深度融入本地经济,敏锐捕捉区域经济转型中的金融需求,摆脱同质化竞争,做“小而美、专而精”的银行。
郑州银行的跨越式发展表明,城商行应该深化本地洞察,精准定位优势产业和需求场景;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形成不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完善治理与风控机制,保障特色化经营的可持续性;最后,摒弃规模崇拜,转向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发展路径。
这朵绽放于中原大地的独特金融烟火,正以其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营战略,照亮区域银行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