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和MAGA派原本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旗号推动新规落地,但更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抬高美国相关产品成本,削弱其产业竞争力
□作者 陶短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专栏作家)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9月19日)签署公告,将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并称此举旨在确保美国引进的是高技能、不能被美国人替代的人才。
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企业陷入一片混乱,紧急叫回正在海外旅行的受影响员工,评估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当地时间20日,包括微软、亚马逊、苹果在内的多家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紧急向内部员工发出邮件,建议持有H-1B签证的员工留在美国,暂停任何离境计划,以防政策生效后无法顺利返回。
时隔一日,白宫发布“澄清”,称10万美元费用仅适用于新申请,而不适用于已获得H-1B签证者,因此“该公告不会影响任何现有签证持有人往返美国的能力”。尽管已经“打补丁”,但许多现有H-1B签证持有者仍在观望,整个政策依旧“处处都是问号”,混乱也仍在持续。
↑资料图,据央视新闻
H-1B签证项目,是美国引进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面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说,科技行业是与H-1B签证联系最密切的行业。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需要H-1B签证项目来招聘国内找不到的人才。
据媒体粗略统计,在美国的所有H-1B签证中,有71%至72%都发给了印度人,此举在印度技术行业和身处美国的数以千计专业人士中引发了恐慌。
为何会突然大幅提升H-1B签证年费?究其原因,大幅提高H-1B签证门槛是特朗普对其铁杆支持者的核心选举承诺,旨在借此鼓励美国公司优先考虑美国劳动力,而不是雇佣外国员工。
多年来,美国社会从传统“铁杆选民少、摇摆选民多”的“纺锤形社会”演变为“铁杆选民多、摇摆选民少”的“哑铃型社会”,促使政党和政治家放弃曾十分流行的“政治纲领力求中庸,以吸引摇摆选民”风格,转而采用“只说/做本方铁杆支持者喜欢的话和事”的新策略。
然而,美国社会和产业是该项目吸引全球高科技人才为己所用的最大受益者。从一系列反应来看,特朗普政府在H-1B签证问题上也有犹豫,包括短时间内的两次人为混乱,便折射出其既想借收紧H-1B政策取悦MAGA派(“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巩固“铁粉”支持,又希望尽量不损害美国自身的“人才吸引红利”。
H-1B签证门槛的提高,可能迫使美国乃至全球高科技及信息服务产业分布和用人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比如,美国企业需要更多的本土人才来填补科技行业的重要职位空缺,或者用人企业将不得不限制跨境旅行,并将更多工作转移到美国以外,以避免人力成本飙升。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和MAGA派原本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旗号推动新规落地,但更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抬高美国相关产品成本,削弱其产业竞争力。
在政治考量下,特朗普政府或会螺旋式推进其收紧H-1B签证新规。对照来看,收紧H-1B政策还和另一项核心政纲——排斥外国移民相关。特朗普政府在驱逐非法移民方面曾多次出现措施过激、政策前后矛盾的处境,并同样作出“打补丁”的补救尝试。但既然“讨好铁粉”是当今美国选举政治主流,那么螺旋式推进的大趋势也注定会是步步收紧,而非相反。
据报道,新规出台后,许多美国网民正涌向各大机票预订网站恶意订票,以此阻止在美国工作的印度籍员工购机票返回美国。发起该行动的是美国“4Chan”论坛的一批用户,他们抱怨美国的H-1B签证使得外国人大量进入美国,抢走了本该属于美国人的工作机会,这折射出美国社会对印度裔充斥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满。不仅如此,H-1B雇员分布最密集的正是传统民主党控制州加州。可以说,针对H-1B签证的新规对特朗普政府而言,有太多推进的理由。
但毫无疑问,如此从官方到民间的极端去国际化,最后可能是双输。直接“封锁”高级人才到美国进行智力贡献,不仅无差别伤害了合法工作者,也会影响到本土企业的实际利益,更不是保卫本国人工作的合理手段。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