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买25万的黄金?这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商家挖坑?!”
山东济南,刘先生夫妇在某知名珠宝店官网下单,原本想买个小金饰,没想到系统显示一条重达500克的黄金项链只要4万元!要知道,按市场价这条项链至少值25万!
夫妻俩当即心动下单,谁知第二天金店就打来电话,说是系统标错价格了,要求退单,最多赔偿500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来源:某晚报)
1
01案例回顾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案发当天,刘先生正在家里陪老婆逛网店,准备给结婚十周年买个纪念品。
“老公你看,这家金店搞活动呢!”妻子王女士指着屏幕兴奋地说。
刘先生凑过去一看,顿时瞪大眼睛——一条标注“足金999,重量500克”的黄金项链,售价竟然只要39999元!
要知道,按当时黄金价格每克500元计算,500克黄金的原料成本就得25万,这个价格简直不敢相信!
“这不会是假的吧?”王女士有些怀疑。
刘先生仔细看了看商品页面,这可是知名珠宝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商品描述、证书编号、工艺介绍都很详细,而且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他顿时感觉脑子有点转不过来:“这要么是系统出bug了,要么就是商家搞什么超级优惠活动!”
想到这里,刘先生当即决定:“管他呢,先下单再说!就算有问题,大不了退货!”
夫妻俩毫不犹豫地点击下单,成功支付了39999元,订单显示将在3个工作日内发货。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刘先生就接到了珠宝店客服的电话:
“刘先生您好,非常抱歉,您昨天购买的黄金项链是我们系统标价错误,实际售价应该是259999元,我们已经紧急下架了商品。”
“什么?!系统错误?那我的订单怎么办?”刘先生瞬间懵了。
客服语气很客气:“我们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可以给您500元的补偿,然后为您办理退款手续。”
“500块?!”刘先生当场就急了:“你们标错价就想500块打发我?我都付款成功了,凭什么说退就退?”
客服解释道:“实在抱歉,这个价格确实是我们的失误,25万的商品卖4万,我们也承受不起这个损失。”
刘先生坚决不同意:“既然是你们官网标的价,我也正常下单付款了,就应该按约定履行!”
双方僵持不下,珠宝店最终将刘先生夫妇告上了法庭,要求确认购买合同无效。
这件事一出,网友炸了:
“4万买25万的黄金,这是什么神仙运气?”
“商家标错价就想耍赖?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呢!”
“500块补偿?这是在侮辱消费者的智商吗?”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2
02案例分析
本案核心争议:网店系统标错价格,已成立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本案中,珠宝店将价值25万的商品标价4万元,价格相差超过6倍,显然属于重大误解的范畴。商家有权主张合同撤销。
但是,消费者的权益也不能忽视!
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
关键在于,这个“重大误解”是否善意且合理?
商家方面:
确实存在系统标价错误的客观事实 价格偏差巨大,明显不符合市场价值 *及时发现并主动联系消费者说明情况
消费者方面:
在官方旗舰店正常下单,程序合法 对商品真实价格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 *已经支付货款,形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
那么,消费者是否应当知道这个价格明显有误呢?
法律专家指出,普通消费者难以准确判断黄金饰品的合理价格,特别是在商家搞促销活动的情况下,消费者有理由相信这是正常的优惠价格。
最终双方协商:珠宝店向刘先生夫妇支付5000元补偿金,消费者同意取消订单。
3
03深刻教训
4万的价格,25万的黄金,一场系统bug引发的购物风波!
标错价就想赔500了事?消费者权益岂能如此践踏!
本案虽然商家存在重大误解,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样需要保护。500元的补偿明显不合理,最终5000元的协商结果相对公平。
有网友热议:“系统出错是商家的问题,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
也有网友表示:“25万的东西4万卖,明眼人都知道有问题,消费者也不能占便宜不吃亏。”
对于此类“标错价”纠纷,消费者应当注意:
1.保留所有购买凭证,包括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 2.理性看待异常低价商品,天上不会掉馅饼 3.积极协商解决,避免激化矛盾 4.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
商家也应当吸取教训:
1.完善系统管理机制,避免标价错误 2.建立应急处理流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诚信面对消费者,合理承担相应责任 4.提供合理补偿方案,维护品牌形象
对于此案您怎么看?欢迎您留言谈谈。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真实案件改编,当事人姓名及相关信息均已进行匿名化或虚构化处理,旨在保护个人隐私。文章仅以案例形式为大众提供法律知识普及,不构成任何法律建议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