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透社 | 陈堃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9月19日,海南证监局在其官方网站公示了三条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绿创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因违反证监会相关规定,被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这一事件在金融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华夏银行海口分行在基金销售业务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该行基金销售业务相关管理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这一情况违反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中对于人员资质的明确要求。专业资质的缺失可能导致在业务操作和决策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行业规范和市场动态,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其次,华夏银行海口分行未将投资人长期投资收益纳入分支机构和基金销售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指标的不健全,使得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可能更侧重于短期业绩,忽视投资者长期利益的维护,不利于构建健康、稳定的基金销售市场环境。再者,该行在投资者适当性自查工作管控上不到位,这严重违反了《关于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防线,自查管控不力意味着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适当推荐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基于上述违规行为,海南证监局决定对华夏银行海口分行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并将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海南银行同样未能合规运营基金销售业务。该行《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记载事项发生变更后,未及时申请换领,这反映出其在业务管理流程上的疏忽和对监管要求的漠视。许可证记载事项变更及时换领,是确保金融机构合法合规经营的基本要求,未履行该义务可能导致业务开展的合法性存疑。此外,海南银行存在个别基金销售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以及分支行基金销售业务人员未注册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情况,人员资质不达标的问题在该行较为突出。与华夏银行海口分行类似,海南银行也未将投资人长期投资收益等纳入下设分支机构和基金销售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导向的偏差易引发销售行为的短视。同时,海南银行在投资者适当性自查工作管控方面同样不到位,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存在严重的薄弱环节,这使得其在业务运营过程中难以有效防范风险。在产品准入决策会议上,该行未见产品研究人员及合规风控人员参会,这一流程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产品准入把关不严,为后续业务开展埋下隐患。鉴于此,海南证监局对海南银行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同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绿创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的违规行为也不容忽视。公司存在未及时报告重大事项,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报送义务的问题,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完整,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公司运营状况的准确掌握,破坏了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更为严重的是,绿创基金将私募基金财产用于网络活动,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规定,极大地增加了基金财产的风险,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此外,公司还未按规定履行基金备案手续,基金备案是规范基金运作、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环节,未备案使得基金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基于这些违规情形,海南证监局对绿创基金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这三家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对金融行业和监管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从行业角度来看,它们的违规操作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合规经营的金融机构在遵循严格监管要求的同时,需要投入更多成本,而违规机构却可能因逃避部分监管义务而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这无疑打击了合规机构的积极性,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些违规行为增加了市场风险。无论是基金销售业务的不规范,还是私募基金财产的不当使用,都可能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进而引发市场恐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从监管层面而言,此类违规行为加大了监管难度和成本。监管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查处和纠正这些违规行为,降低了监管效率。若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还可能削弱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使监管政策难以有效落地实施。
海南证监局此次果断出手,对违规机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彰显了其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决心。这不仅给涉事机构敲响了警钟,也为整个金融行业再次强调了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金融机构应深刻反思,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监管规定,提升自身的合规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