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本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主场”,结果却闹了个大乌龙。
特朗普刚抵达准备演讲,走到扶梯口,结果扶梯突然坏了。特朗普和夫人愣在原地,呆若木鸡了一会儿,只好硬着头皮往上走。到了演讲环节,提词器又罢工了。特朗普当场气得放话:“不管是谁操作的,他都摊上大麻烦了!”并且在之后的演讲上,他愤怒表示,联合国装修太破旧,差点把我妻子梅拉尼娅摔了个跟头,当时就该让我来负责装修。
这一前一后两个莫名其妙的“下马威”,让特朗普在联合国的这场演讲变得格外讽刺。
笑过之后,美国现实层面的尴尬更大。据彭博社披露,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以来,美国几乎没有付过一笔联合国会费。现在联合国一算账,美国总共拖欠了超过30亿美元会费。其中包括2024年未缴清的部分;2025年应缴的8.2亿美元常规预算;以及往年的维和经费。
这不是小钱,而是联合国的命根子,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生命源泉”。如今资金紧张,其他国家只能被迫填窟窿。
联合国会费这个问题,美国是老大难了,别人都交和美国不交形成了鲜明对比。2024年,中国一次性缴清全部会费,联合国专门发声感谢。中国记者当场问了句大实话:“那美国呢?”——这就是灵魂拷问。美国不仅没交,还成了最大的“拖欠户”。联合国已经多次公开点名要账,摆在台面上,不留情面。
说白了,美国不是没钱,而是不想交。
在美国眼里,会费是政治筹码。要是哪一次联合国的决议不合它心意,它就拿欠钱来威胁:“不给,看你能怎么办。”
美国国内国会也常常故意卡拨款,借口是“联合国效率低”“老是针对美国和以色列”。
最讽刺的是,美国军费每年8000多亿美元,2026财年的国防预算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撒钱打仗眼都不眨,可几十亿会费偏偏拖着不付。这哪是没钱?分明是心态问题。
于是,当扶梯坏掉、提词器出故障时,以上场面就像极了一个隐喻:欠账的大国,在联合国再也不受待见。“主场”的光环,在现实里被一记又一记“下马威”戳破。特朗普想来展现大国风范,结果却被现实打了脸。
这一次扶梯和提词器的插曲,也许只是巧合,但巧合背后折射的却是美国超级大国形象的滑坡。
拖欠30亿美元不给,还妄想在联合国继续“说一不二”?如今,世界早已看在眼里:美国的影响力,已经不像它自己以为的那样无敌。
对比之下,中国则总是在关键时刻稳稳站出来,不仅是最大会费国,更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支撑者。有人说,这是“买面子”;但事实上,这是在给世界提供最稀缺的公共产品——稳定和确定性。
所以,这才是真正的讽刺:一个欠钱不交、在扶梯和提词器前都显得狼狈的大国,和一个准时交钱、敢于担当、说到做到的大国。谁在赢得尊重,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说起来,美国的形象滑坡远不止拖欠联合国会费这件事,还有自私自利地“搞美国优先”。在这场联合国演讲上,特朗普发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讲话,把全世界骂了个遍。他提到了巴勒斯坦的问题,称尽管目前其被150多国承认,但在他眼里,这150多国就是少数,至于多数少数如何定义,他说了算。要知道,联合国总共目前有193个会员国。这显然是把国际共识完全个人化,特朗普的逻辑很荒唐,也透露出典型的单边主义思维。
特朗普还将“炮口”对准联合国,称没有联合国的支持,他一个人终结了7场战争,联合国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美国可以独立行动,不需要国际合作。换言之,他在宣示美国的“独行侠”姿态,同时否定联合国的权威。
尽管特朗普吹嘘得天花乱坠,但近些年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信誉逐渐下滑,被孤立感日益严重,是不争的事实。与之相比,中国不吵不闹,却总是在用行动告诉世界:谁才是这个地球村真正能靠得住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