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刷大宗商品行情,估计不少朋友看懵了——一边是原油哐哐跌,单日跌超3%创半年最大跌幅;另一边黄金直接飙破3800美元/盎司,刷新历史新高,连铜价都悄悄涨了2%多。我这干了20年财经记者、专做中长线的老炮,一眼就看出,这不是简单的涨跌打架,是背后供需、避险情绪在实实在在掰手腕。
先说说跌得最扎眼的原油。WTI原油直接跌到63美元左右,这跌幅是6月以来头一遭,说白了就是被“OPEC+要增产”的消息砸了一下——听说11月可能还会像之前计划的那样,每天多产13.7万桶。但别光跟着慌,这里面有个关键点:RBC的分析师早挑明了,除了沙特,好多产油国早就摸到产能天花板了,真要增产,实际能多出来的量,肯定没官宣的那么多。还有个隐藏戏码,特朗普说以色列和哈马斯要谈和解,中东可是占全球三分之一石油供应的地方,要是冲突真停了,油价里那点“地缘风险溢价”就得往下掉。但咱们做中长线的不用慌,毕竟原油这月、这季度整体还是涨的,之前的战略储备采购、地缘紧张还在托底,这次跌更像是短期预期泼的冷水。
再看一路猛冲的黄金,简直是“逆市狂飙”,直接冲破3800美元,早上最高摸到3833多,刷新纪录跟玩似的。核心原因就俩:一是美国政府停摆的风险悬在头顶,大家都想找个“安全垫”,黄金这避险老大哥自然被抢着要;二是美元走弱,给金价涨腾出了不少空间。不光黄金,白银、铂、钯也跟着涨,连相关基金都在往里流资金,这可不是短期炒作,是市场对不确定性的真实反应——对咱们中长线来说,这波涨不是瞎涨,是“避险需求+货币宽松预期”凑到一块儿的共振。
还有不少人没太注意的铜价,LME期铜悄悄涨了2.3%,到10414美元/吨,连铝、锌、锡也跟着小涨,就铅稍微跌了点。这背后其实是工业需求的回暖信号——要知道铜可是“工业金属晴雨表”,它悄悄往上走,说明市场对后面经济复苏、工厂开工有信心,这跟原油的“供应端扰动”、黄金的“避险驱动”完全不是一个逻辑,得分开看才清楚。
其实今天这波大宗商品“涨跌分化”,特别能给咱们中长线提个醒:别盯着单日涨跌乱琢磨,原油跌要分清增产是“实”是“虚”,还要看中东局势后续;黄金涨要抓住避险和货币环境的核心;铜价涨要盯紧工业需求的真实回暖。咱们做投资,不是追着K线跑,是看懂每波涨跌背后的逻辑。
后面要是OPEC+官宣增产消息,或者金价再出新高,要不要我再帮你拆解成中长线能落地的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