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禹谟镇同心村的800亩猕猴桃基地,藤架叠翠,果实累累,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今年的“金果子”。从2015年试种起步,到如今规模化发展,猕猴桃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80万斤。
同心村的猕猴桃产业,源于一位本地能人从修文县引入的品种与技术。得益于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猕猴桃迅速落地生根。
藤枝上挂满饱满的猕猴桃。胡凤至摄
“起初几十户试种效果不错,逐渐扩大到现在800亩。”村支书曾祥令介绍道。种植户罗敏分享了她家的情况:“最初种了20多亩,部分地块因积水调整后只保留了十几亩。但猕猴桃和高粱、玉米错季生长,不影响粮食种植,效益也很理想。”这种“果+粮”轮作模式,既守住了粮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成为农户增收的“双保险”。
“去年买了70多斤,家人吃完一直惦记。今年提前联系,一口气买了百来斤!在中秋节送亲戚送朋友。”来自仁怀的顾客曾政是同心猕猴桃的“粉丝”。
甜糯多汁的猕猴桃。胡凤至摄
果肉香甜、礼品包装精致,让这里的猕猴桃成为中秋送礼的热门选择,也吸引不少游客专程采购。
面对市场需求,同心村正积极拓展电商平台,加强宣传推广,让“同心猕猴桃”走得更远。曾祥令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支持农户销售与品牌打造,通过网络让更多人尝到我们的优质猕猴桃。”
甜糯多汁的猕猴桃。胡凤至摄
从追求规模到专注品质,同心村的猕猴桃产业正迈向精细化、品牌化的新阶段。一颗颗饱满的“黄金果”,不仅是农户增收的依靠,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张香甜的“名片”。
甜糯多汁的同心猕猴桃已经成熟待摘,无论是自家品尝还是中秋送礼,都是绝佳选择!(胡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