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2025年国庆中秋“超长黄金周”假期收官,双节叠加之下,回家团圆与出门旅行,都为各地带来了消费新活力。支付宝、微信相继发布的假期支付数据报告显示,以移动支付为核心,大湾区消费正“双向奔赴”:一方面,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地消费笔数与金额全面增长,假期出行、餐饮、零售迎来高峰;另一方面,入境游客在大湾区“买买买”热度飙升,深圳“碰一下退税”笔数环比9月上涨70%,成为入境消费体验创新的新样本。
大湾区南北互动热,深圳“假日经济”领跑城市圈
根据微信团队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数据报告》,今年黄金周前五天,全国消费总额较“五一”假期同期增长10%,新一线与沿海城市成为“领涨”主力。其中,大湾区表现尤为突出:广州、深圳、东莞均跻身全国前二十消费城市行列,假期消费金额与笔数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
深圳各大商圈的假期“烟火气”持续升温。记者走访福田、宝安、龙华等主要商业区发现,餐饮、演出、健身等夜间消费场景尤为活跃,商圈客流保持高位运行。
微信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数据报告》显示,运动健身、美容美发与出行旅游成为假期消费的三大热门;开新能源车自驾出行明显增多,新能源车充电桩微信支付金额同比增长43%,通过微信支付购买铁路及客运车票的金额同比增长21%。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折射出深圳假日经济的品质化与绿色化趋势。
与此同时,大湾区城市间交流频繁。WeChat港币钱包数据显示,香港居民在内地消费笔数同比增长超120%,其中电商、宠物服务、快递服务消费金额增幅居前三。
“以前只是来深圳吃饭购物,现在顺便看演出、看球赛。”来自香港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深圳大运天地体验“支付宝碰一下”付款时表示,“比在香港还方便”。
出境游火、入境热回,深圳成“双循环”消费节点
假日期间,出境游市场火热,中国游客“全球买买买”的脚步更轻盈。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假期前5天跨境支付笔数同比增长21%,新西兰、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家涨幅显著,得益于免签政策与微信支付在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落地。Uber、Grab、旅日旅韩高铁等境外小程序交易笔数同比增长逾两倍,数字支付让中国游客的出境行程更自由顺畅。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入境游客的“中国体验”也更加“数字化”。支付宝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五天,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近40%,其中零售品牌支付金额同比增长超200%,餐饮、旅游、交通场景全面回暖。
在全国十大入境消费城市中,深圳名列第三,仅次于广州、上海;退税数据更亮眼——深圳“支付宝碰一下退税”笔数环比9月增长70%。
在深圳前海一免税店,来自法国的游客Lucie用手机“碰一下”就完成了退税,“不到一分钟就到账,比我想象的方便太多。”她笑称,“中国的支付方式,是最先进的‘纪念品’。”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支付的互通,让大湾区跨境消费更便利,也让区域内消费结构更趋多元化。一端,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数字支付基础设施走向海外,让“中国式便利”成为世界游客的体验;另一端,港澳居民与外国游客北上消费的体验不断提升,深圳正在成为全球消费者“连接中国”的首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