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虽然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算晚,但越早开始越好。
小学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入门深阅读?
一个好习惯的萌芽,需要持续的浇灌。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初步形成需要持续不断的重复,而14天,正是启动这个奇妙过程的关键“播种期”。
我们正式邀请1-4年级的小书友们,和小步读书一起挑战用14天的时间来培养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的阅读好习惯,跟着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一起入门深度阅读。
现在报名,孩子将收获:
✨1本精选实体好书(包邮到家)
✨1套APP专属学习包(配套伴读资源、AI功能和徐冬梅老师阅读指导视频)
✨1份精心设计的电子阅读手册(让孩子成长看得见)
✨1位1对1专属伴读师(全程答疑,提醒进度,做你贴心的后盾)
✨社群干货分享 (和其他爱学习的爸妈一起进步)
活
动
范
围
1.招募时间:即日起至10月22日
2.活动时间:10月23日-11月5日
3.招募对象:1-4年级孩子
如
何
共
读
具体时间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安排
很多时候孩子不爱读书,不是书不好,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读”。就像看一部电影,如果没有预告片、没有情节推进,只是干巴巴地看,自然觉得乏味。
我们的14天共读,就是为孩子设计的一套完整的阅读“导航系统”。
整个14天的流程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闭环:
输入→思考→输出→反馈→点拨提升
规划与预热: 收到我们寄出的精选实体书后,孩子可以在app先看一段有趣的导读视频,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激发好奇心。
每日任务: 伴读师会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1对1发布阅读规划,孩子只需跟每天读一段,毫无压力。
开口朗读: 阅读后,孩子需要朗读指定片段。我们的AI朗读测评会像一个极有耐心的伙伴,鼓励孩子大声读出来。
思考与表达: 读完就要想。APP会弹出引导性的阅读话题,帮孩子梳理思路。接着,他们需要完成一份阅读单,把想法写下来。这不仅仅是“读后感”,更是思维的体操。
趣味闯关: 每天还有趣味问答和彩蛋视频,像游戏闯关一样,巩固知识,保持热情。
大咖点拨: 完成任务后,孩子会看到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亲录的阅读指导视频。她像一个温柔坚定的“带读人”,用温暖的声音,一点点带孩子进入经典童书的世界。
她的讲解,总能一语中的,把经典故事背后的文化、人性、成长内核,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娓含道来。这不仅是带孩子“读懂”,更是教他们“会读”,培养一种能受益终身的阅读视野和思维方式。
徐冬梅
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中国教育报》200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主研人,《日有所诵》《中文分级阅读文库》《新母语》《小步乐读》等图书的总策划和主编。
你看,从“输入”到“思考”,再到“输出”,最后还有“反馈”和“提升”,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孩子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探索、思考和表达的“小主人”。
家长们有任何孩子的阅读问题,都可以1对1咨询伴读老师;伴读老师还会在社群分享干货,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协助孩子阅读、成长!
共
读
书
单
我们深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能力和兴趣点都不同。因此,我们精心挑选了4本跨越百年的世界经典,进行了精细化分级:
年 级 |
书 名 |
一年级 |
《彼得兔的故事》 |
二年级 |
《我想养一只鸭子》 |
三年级 |
《木偶奇遇记》 |
四年级 |
《绿野仙踪》 |
*注:
报名共读后赠对应年级图书1本;为更好地督促阅读,共读在线学习包开放有效期为60天,过期自动关闭。
● 书目简介
✦
✦
一年级:读《彼得兔的故事》
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识字,所以本次共读选了这本经典的图画书。
这个阶段的孩子初入校园,面对“排队、举手、按时交作业……”这些规则常常不解和抵触。这本书不说教,而是让孩子在故事里亲身体验“越界”的后果,温柔地告诉他:规则不是束缚,而是保护。
这本书最温柔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站在高处说教,而是让孩子跟着彼得兔的心跳,完整地体验了一次“越界”的后果。当彼得兔最终疲惫地回到家,喝着妈妈递来的甘菊茶,孩子会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心。那一刻,他们就懂了规则的意义,也懂了家的港湾为何如此温暖。
二年级:读《我想养一只鸭子》
二年级的孩子仍处于从图画书到文字书逐渐过渡的阶段。他们能阅读简单的童话故事,开始表达直观的阅读感受,产生对情节人物的思考。
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被问:“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孩子怎么理解长大呢?长大就是个子长高、小手有力气吗?当然是。但也不全对!
这部童话以“鸭子”作为主人公,它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它努力地去寻找自己,克服爬山的艰难和森林的恐怖,它给自己找到了喜欢的名字,发现自己的擅长,找到自己的朋友和爱人,拥有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表面上看,这是一只鸭子成长的故事,实际上也体现了生命成长的必备营养,物质和情感。孩子们天性善良纯真,对小动物有天然的喜爱,更愿意跟随小鸭子的脚步、代入小鸭子的视角去阅读故事。
三年级:读《木偶奇遇记》
如果说一年级面对的是清晰的“规则”,那么三年级的孩子,则开始闯入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的复杂世界。他们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朋友,听到形形色色的声音。辨别是非,抵制诱惑,成了这个阶段最核心的成长课题。
故事最绝妙的设计,就是那个会变长的鼻子。它把“撒谎”这个抽象的道德问题,变成了一个肉眼可见的、可笑又尴尬的后果。这让孩子直观地理解到:不诚实,首先伤害和蒙羞的,是自己。
当匹诺曹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选择用勤劳和诚实去救助爸爸时,他才从一个木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这个蜕变告诉孩子:正直、善良和担当,才是我们能昂首挺胸、行走于世的底气。
四年级:读《绿野仙踪》
到了四年级,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开始深化,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自我怀疑。“我够聪明吗?”“我勇敢吗?”“朋友们会喜欢我吗?”他们开始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常常会因为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焦虑。
《绿野仙踪》简直是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量身定制的一剂心灵良方。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的狮子,他们踏上寻找奥兹大王的旅程,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缺失的东西——智慧、爱心和勇气。
可故事最深刻的内核却在于:他们一路寻求的东西,其实早就拥有了。旅途的终点,他们才恍然大悟:真正的成长,不是向外索取,而是向内发现。
这本书能给四年级的孩子带去巨大的力量感。它让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宝藏,而勇气、智慧和爱,恰恰是在与朋友结伴、迎接挑战的路上被激发和证明的。这不仅是关于友谊和团队的故事,更是一场关于自我认知和赋能的伟大远征。
儿童文学不是浅显的代名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会让成年人沉醉其中。我们也非常推荐爸爸妈妈们跟孩子一起读。
14天,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我们相信,一次好的阅读体验,足以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热爱的种子。当他发现书里藏着比游戏更奇妙的世界,当他体验到用文字表达思想的乐趣,当他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颗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护他一生。
给孩子一个机会,
让阅读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