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何不动动手指:
点击本文题目下方的第2个蓝色字体“三折人生”,再点击右上角的“···”,在跳出的选择框中,选择“”或者“置顶公众号”即可。
听说没?
央行将要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啦!
2025年10月27日,央行行长宣布了这一重磅消息。

这是在暂停9个月后,
央行再次重启这一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为何前期要暂停买卖国债?现在为啥又要恢复呢?
为了把事情讲清楚,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债。
假设你囊中羞涩,但又急需用钱,
你会怎么办?

不仅个人如此,国家也会遇到急需用钱的时候,
那该怎么办?

没错,这时候中央政府会向公众发行债券,
这种债券就是国债,也被称为国家公债。

世界上最早的国债还要追溯到1174年,
当时威尼斯政府为了筹措与君士坦丁堡开战的费用,首次发行了国债。

与一般的债券不同,
国债是由中央政府承担还本付息责任的,
是国家信用的体现。

所以国债的安全性很高,收益也稳定,
因此又被称为金边债券。

那既然是国家急需用钱,
那直接让央行从财政部手里买国债不就行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
央行是不能直接认购财政部发行的国债。

这主要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止货币供应量不合理增加,干扰市场正常运作,引发通胀。
所以,央行要想买国债,只能从其他银行手中,也就是二级市场买存量的国债,而不是财政部新增的国债。

既然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
那为啥2025年1月的时候要暂停这一操作呢?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债的交易热度非常高,
甚至持续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借款人变少了,市场上出现了“资产荒”。

另一方面,有的投资者担心市场上信用风险上升,
更愿意买有国家信用背书、安全性高的国债。

这些一系列因素就造成市场上国债的供不应求。

你买,我买,大家买,
就会推动债券价格上涨。

债券涨价,会有什么结果呢?
假设100元的债券,原来的利率是3%。
债券价格上升后,它的收益率反而会下降。

可见,收益率从3%变成了2%。
推高的债券价格,压低了收益率!
比如,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是2.5%~3%。
但经过一波狂买热潮,当时长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降至1.6%以下。

面对此局面,
于是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买入国债,给市场降降温,以缓解市场的供需压力,避免利率过快下行,维护债券市场的稳定。

而近期股市走强、基金费率改革也大幅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种种因素叠加,债券收益率单边下行的预期已经扭转。

央行需要维持各大金融市场的平衡,于是央行又决定恢复买卖国债,从而为震荡调整的债券市场注入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好了,
今天就说到这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