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社放出一条挺有意思的消息。说柬埔寨将成为首批在中国储存黄金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信号:中国正一步步走向“全球黄金中心”的位置。消息人士透露,柬埔寨计划把部分黄金储备,存放在深圳的保税区金库。这批黄金是新购入的,不是从其他国家转移来的。换句话说,这是“主动选择中国”,但不是“从别人手里撤退”。其他几个国家也在考虑把黄金放到中国。他们正在比较成本、评估风险,想看看从伦敦、瑞士、美国这些传统中心转出黄金,会不会更安全。这件事,如果放在十年前,可能没人相信。但现在,局势已经变了。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柬埔寨央行目前持有大约54吨黄金,占全国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这不是一个大数字,但象征意义非常强。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国家首次公开选择把储备黄金放在中国,而不是放在伦敦或纽约。
中国和柬埔寨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仅在2024年,两国贸易额就达到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0%。对柬埔寨来说,把黄金交给中国保管,不只是金融决策,更是信任。从全球角度看,各国央行最近几年都在疯狂“囤金”。原因很简单:地缘政治越来越不稳定。美国的债务、通胀、政府停摆风险,都让美元的信用开始松动。黄金再次成为各国央行心中的“终极安全垫”。
彭博社指出,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黄金储备仍集中在英国、瑞士和美国。但现在,中国想打破这种格局。通过在深圳建设黄金储备中心,中国希望成为“黄金托管方”,让更多国家把黄金放在中国。这一步,意义不小。因为黄金托管权,不只是金库生意,更是国际信任的象征。谁能保管别国的黄金,谁就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拥有“隐形权力”。

新华社在分析时提到,国际金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60%。推动金价暴涨的原因包括地缘政治紧张、美国政府预算危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上升,还有一个关键点,各国央行的大量购金。
数据显示,仅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就增加了166吨,处于历史高位。从2022年到2024年,全球央行每年都买入超过1000吨黄金。这说明,美元和欧元走弱,黄金正在重新成为全球央行的“硬通货”。
央视财经曾评论说,黄金强势的根本原因,是“美元信用的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进储备资产多元化。也就是说,他们不再把鸡蛋都放在美元一个篮子里。如今黄金已经超过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各国央行去美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中国,正好抓住了这个“信任真空”。

彭博社的报道其实透露出两个重点。第一,中国正在把深圳打造为全球黄金托管中心之一。吸引其他国家的黄金进入中国,可以直接提升中国在全球黄金市场的话语权。这也有助于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第二,中国正在打破西方长期控制的黄金托管体系。过去,黄金的安全几乎被等同于“伦敦金库”和“美联储地窖”。现在,这个格局正在被动摇。中国的加入,意味着全球黄金体系正在去中心化。第三,各国把黄金存在中国,也是一种风险分散。在政治上、经济上更稳定的国家储存黄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尤其是对像柬埔寨这样的新兴国家来说,中国既是贸易伙伴,又是政治盟友,黄金放在中国这里,更安心。可以说,这一波“黄金储备东移”的浪潮,已经开始。中国正在成为世界黄金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