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彭扬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3日发布的10月金融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专家表示,未来央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支持力度。
政府债券带动社融增长
社融方面,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较快、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均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重要支撑。”专家分析称。
据市场人士测算,今年1-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企业发债融资也高于去年同期。“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去年的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首发时间比去年提前约一个月,发行完毕时间也相应提前,体现出财政对经济增长及需求拉动的支持,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上述人士说。
数据显示,10月末,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10月M1-M2剪刀差为2个百分点,较去年9月大幅收窄,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贷款结构持续优化
贷款方面,数据显示,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
贷款结构持续优化。从结构上看,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贷款利率保持在低位水平。数据显示,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专家分析,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动下,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注入信心,不仅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研发、稳步发展壮大,也有助于激活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
促进物价回升效果将持续显现
10月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从物价角度看,支持性货币政策促进物价回升的效果将持续显现。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是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专家表示,从量、价两个维度观察,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立场都是支持性的,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M2同比增速总体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利率水平低于5%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速。
“但也要看到,根据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货币政策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滞,去年人民银行先后实施了四轮力度比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5月又推出了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效果还会持续显现出来,政策积极效应也会不断累积。”专家说,未来要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力度。
上一篇:加密货币与加密货币关联指数跌9.98%,报67.71点,北京时间22:30微幅跳空低开,随后持续走低。周四(11月13日)纽约
下一篇:女子在银行存款近30年无法取出,银行:“珮”属于生僻字,系统没有查到相关记录,网点工作人员:涉及隐私 不便回应, 业内:或是银行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