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胥甜 肖苔
5月15日下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抵达宜昌G348三峡公路·莲沱畔,沉浸式感受这条“黄金旅游公路”的独特魅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欧阳修笔下西陵峡的壮美,在G348三峡公路莲沱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报道团成员站在莲沱畔大桥下的亲水平台,眼前,是大桥飞虹卧波,横跨江面;脚下是清水潺潺流淌,与长江交汇;远处,西陵峡两岸青山对峙,江水奔涌向前,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沿着亲水栈道漫步,两侧繁花盛开,江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穿越千年。
谁能想到,这片如诗如画的梦幻空间,曾经竟是一片废弃的船厂遗址。秉持“复绿、护绿、创绿”的生态理念,当地对其进行了生态修复与改造,如今这里已华丽转身,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宁静浪漫的滨江步道、被网友称为“最出片的白色建筑”的探索风车,共同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缩影。
G348三峡公路起于夷陵区港虹路,止于西陵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全长39.6公里。这条公路不仅是宜昌市区连接三峡坝区的重要通道,更是一条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的黄金线路。它以地质科普为核心,串联起三峡大坝、西陵峡等核心景观,沿途精心设置了多个科普点及观景台,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探索地球的奥秘。宜昌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和地层古生物研究的经典地区,享有“三峡地质博物馆”的美誉。1924年,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此考察,完成《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为我国地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G348三峡公路,也成为了人们探索三峡地质与人文的绝佳窗口。
G348三峡公路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其前身是1970年始建的宜莲公路,在“深挖洞、广积粮”的三线建设时期,由军人和民兵组成的万人大军来到三峡地区,不畏艰难险阻,开辟了首条直通三峡腹地的山区交通动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不仅铸就了这条公路的前身,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如今,这条公路荣获“中国地质科普公路”“湖北省美丽国道”等美誉,实现了从交通动脉到旅游胜地的华丽蜕变。
随着G348三峡公路的声名远扬,位于公路之畔的夷陵区乐天溪镇莲沱村也成为了文旅焦点。莲沱渡口升级为莲沱畔服务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更让人们能够全方位领略峡江风光。在这里,人们既能感受户外之乐,体验山野之险,又能在山水人文间,遇见中国之美,深刻体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交通、生态、文旅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