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全国铁路调图,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站首次开通跨省动车D368次,直达武汉,串联川渝鄂三省市。这一变化不仅是铁路运行图的简单调整,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
交通赋能,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三岔湖站作为连接天府国际机场与成都市区的重要节点,此前主要承担短途城际功能。此次跨省动车的开通,使其成为成渝地区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门户。10小时直达武汉,意味着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接入全国高铁骨干网络,形成“航空+高铁”双枢纽格局,大幅提升区域开放水平。
对商务出行而言,这条线路提供了更高效的城际通勤选择。例如,重庆北至三岔湖仅需2.5小时,武汉至三岔湖10小时,使得“上午成都开会,下午武汉洽谈”成为可能,极大促进川渝鄂三地产业协作。
产业联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生态。此次调图恰逢首个川渝医疗器械领先用户社区在成都未来医学城上线,跨省动车的开通为这一创新平台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武汉作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拥有光谷生物城等产业集群,而成都东部新区正聚焦未来医学城建设。动车直连后,两地可在临床试验、技术转化、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川渝”的协同模式。
此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也将受益。例如,重庆的笔电产业与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具有高度互补性,高铁直连可加速供应链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共振。
文旅融合,打造“高铁+旅游”新体验。成都世运会即将开幕,三岔湖站跨省动车的开通,为中部地区游客提供了观赛新选择。从武汉出发,可便捷抵达成都东部新区,体验世运赛事、三岔湖漂流、丹景台观景等特色项目,形成“赛事+生态游”的新消费场景。
同时,该线路串联了重庆、恩施、宜昌等旅游热点,未来可推出“高铁旅游一票通”,整合沿线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跨省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激活文旅经济。
如何让“首班车”变成“黄金线”?尽管跨省动车的开通意义重大,但要真正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仍需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班次密度不足:目前每日仅1班,难以满足商务和旅游需求,未来可参考成渝高铁“公交化”模式,逐步增加车次。
配套服务待完善:三岔湖站周边需加快旅游集散中心、租车服务等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票价优化:对比航空票价,动车一等座竞争力有限,可推出非高峰折扣票或团体优惠,吸引更多客源。
一条铁路背后的区域经济新逻辑。三岔湖站跨省动车的开通,不仅是交通版图的扩展,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缩影。未来,随着更多高铁线路的衔接,成都东部新区有望从“交通节点”升级为“经济枢纽”,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点。
下一步,如何依托这条新动脉,深化产业协作、优化文旅供给、提升服务能级,将决定三岔湖站能否从“首班车”迈向“黄金线”,真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建华 东华
本期编辑:童铃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