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歼-16战机引擎的轰鸣撕裂天空宁静时,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正在上演。央视披露的细节,让外界得以了解当时的险象环生。
1.央视曝光:歼16逼退外机
近日,一段震撼的视频火遍网络:解放军歼-16战机如离弦之箭般升空,拦截并逼退不速之客。此次事件中,驾驶歼-16的飞行员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也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军人的坚定决心。
(飞行员驾驶歼16强势逼退外军机)
当时的情形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险。外机几乎是以垂直90度的姿态冲向我们的领海线,显然是故意挑衅。面对这种情况,两架歼-16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起飞,如猎鹰般迅速占据外机正侧方战术位置,这个被称为"死亡夹角"的战术占位,能让对手在舷窗外清晰看见我军战机挂载的实弹。通过精准的坡度调整和间距压缩,就像用手术刀般精确地实施"空中挤压"。
当对方毫不理会警告,甚至有继续挑衅的意图时,歼-16迅速在空中下沉,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并发射红外弹进行强烈警告。据悉,中外军机之间的距离一度近到只相差30米!
要知道,红外干扰弹在国际空情处置中属于最高级别的警告动作,意味着下一秒可能就是导弹锁定告警声在对方座舱里炸响,距离最终开火只差最后一步。
狭路相逢勇者胜!驾驶座上的每一位飞行员无比坚定——“我们必须把它赶出去”。
(歼16发射红外弹)
2.歼16靠的从来都是硬实力
此次空中较量中,歼-16不仅出色完成了逼退任务,更展现了其在现代空战中的无可替代性。
作为一架重型多用途战机,歼-16实力不容小觑。在此次拦截行动中,它能够迅速响应,并迅疾追上来犯机型,都是因为它的长航时和卓越的机动性能。
制空作战中,歼-16通过搭载霹雳-15超视距空空导弹和霹雳-10近距格斗弹,做到了火力从远到近的全覆盖。可以说,不论敌机选择在何种高度挑起事端,都无法逃脱歼-16的致命锁定。
而在对地、对海的作战任务中,歼-16同样是王牌战机。它可以灵活挂载多种先进导弹,如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等,这些武器都赋予了歼-16强大的精准打击能力,使其能深度穿透敌方防御网,完美完成任务。
(歼16为中国筑起空中防线)
最关键的是,歼16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探测220公里外的目标,并且同时追踪20个并攻击其中6个,真正做到“先敌发现、先敌打击”。
正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歼-16才能在南海、台海等敏感区域活动自如。
这样看来,歼-16不仅是一架战机,更是解放军维护国家主权的利剑。它让那些蠢蠢欲动的敌对势力明白:中国的领空,不容侵犯。
3.歼16“亮剑”,只是中方布局的一环
当然,在现代战争的棋局中,一架战机再强也难以独立支撑起整个局面。于是我们看到,央视画面中,不止有歼-16,还有歼-15和歼-20逼退敌机的身影。可以说,这些战机共同构建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御网,为国家的领空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视频画面中,歼-15挂弹起飞,曾和两艘外军航母的舰载机进行缠斗,使得对方不得不撤离。无疑是对敌人挑衅的有力回击。
有消息称,在某次夜间拦截行动中,一架外军侦察机突然发现雷达告警器疯狂闪烁,却始终找不到威胁来源。直到返航后分析数据,才惊觉曾被歼-20在目视距离内"伴飞"了整整十分钟。这种"看不见更要命"的威慑力,让那些惯于搞抵近侦察的外军飞机再也不敢肆意妄为。
(西方国家耀武扬威的时代过去了)
最绝的是中国空军这套"组合拳"打法:歼-20负责踹门,歼-16负责清场,歼-15守住海空门户,远攻近战无缝切换。难怪有外媒哀叹:"在西太平洋上空,中国空军已经编织出一张看不见的天罗地网。"
当前,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尤其是在南海、台海。从英国、法国、德国在这一地区游弋,到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动不动搞“擦边球”,显然是想增加对中国的战略压力。
面对这种情势,央视用一个个现场视频传递明确而强硬的信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当歼-16的红外弹在南海夜空划出耀眼光轨时,这分明是在书写新时代的"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上一篇:确定了!央视将转播国足,就在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