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他改了身份?谁助他升迁?此事能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些疑问应有下文
一个“狠人”的江湖故事,后半段居然是在官场。近日据新京报报道,洪洞县财政局原局长付雪海的“离奇履历”,引发关注。刑事判决书显示,这名曾掌管地方财政大权的官员,早年有三次刑事犯罪记录,包括两次盗窃罪和一次流氓罪;官方履历中记载他出生于1972年,但是判决书中披露他实际出生于1964年,年龄改小了8岁。
2023年9月1日,付雪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同年12月,付雪海被“双开”,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4年4月21日,法院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25年,处罚金200万元,另追缴2000余万的违法所得。判决书中特意强调:付雪海之前有多次犯罪前科,应予从重处罚。
有3次犯罪前科的人,不仅成了公务员,还一路升迁,先后担任县里“含权量”较高的住建局长、财政局长,令人咋舌。付雪海的“成功”,有人认为是钻了“空子”,但为啥会有这么大的“空子”可钻?
2007年,付雪海从一名没有编制的村干部,正式成为一名有编制的公职人员。明面上看,走的是当地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通道,但有人提出质疑,他作为一名有钱有产业的村支书,是真的优秀还是动用了其他手段?
更关键的是,付雪海通过有关人员违规更改年龄和户籍信息,把之前的犯罪记录“抹掉”实现了身份“漂白”。身份一改,付雪海就成了一个“新人”,不必挂怀之前的犯罪问题。但这里面仍有疑点待解,当地对村干部进行选拔时有没有核实身份、进村调查?即便当时户籍、身份信息等没有联网,档案保存或不规范,但如果做了基础的调查工作,戳穿身份和年龄似乎并不难。
不仅如此,进入仕途的付雪海一路升迁,从一个重要岗位到另一个重要岗位,每个环节中,当地有没有履行干部提拔任用前的考察?
早年,付雪海通过做各种生意积攒起不菲身家,他的商业版图并没有在步入仕途后停止扩张。
2007年,他进入曲亭镇政府成为一名科员时,就在镇上办起一座加油站;2012年至2017年,付雪海以他人的名义,承揽多条道路改造工程,工程的标的额合计高达6000余万元;2018年,他在担任洪洞县住建局局长时,未履行招标手续,以一公司名义,揽下县里的汾河洪洞段排污口治理工程,套取公共财物359万余元。可以说,像付雪海这样的人越是“成功”,政府的公信、群众的利益就越会受损。
如今,等待付雪海的是漫长的牢狱,但至此还没完。据报道,近期洪洞县官方已经在调查此事,个别与付雪海升迁存在关联的公职人员,已被相关部门约谈。谁给他改了身份?谁助他升迁?此事能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些疑问应有下文。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胡栖安
编辑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