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罗知之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科技型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承载着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日前,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成果调研团进行实地采访,了解银行如何突破传统信贷逻辑、打通融资障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系统性金融支持。
全周期陪伴“专精特新”机器人企业成长
走进伊瓦特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灵活舞动,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这家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的科技企业,主要生产自动化机械手及注塑机配套自动化设备,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精特新”企业。
在伊瓦特发展的各个阶段,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都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2022年9月,工商银行南安支行为企业发放首笔流动资金贷款2300万元;2024年上市的关键时期,新增700万元信用贷。此外,还为企业办理无本续贷降低企业周转成本,适当降低利率减少企业融资成本。
工商银行泉州分行行长助理、南安支行行长黄鹤鸣介绍,企业上市前,银行配合政府“企业上市服务专班”,为公司提供上市辅导、政策咨询和跨境金融服务。“2023年初,为企业办理了4笔特殊目的公司‘37号文’登记。”
“37号文”即《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为了进一步简化和便利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从事投融资活动所涉及的跨境资本交易。
因立夫CEO、伊瓦特副总经理徐荣俊坦言,融资支持是“雪中送炭”,综合金融服务则是“保驾护航”。
今年1月,伊瓦特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其母公司福建因立夫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10亿授信赋能农业科技企业“链式发展”
在福建省福清市天马科技集团的智慧养殖基地里,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的屏幕实时显示着鳗鱼养殖的各项指标。基地通过数字化设备,以物联网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从“靠天吃饭”的传统渔业进入到“科技赋能”的智慧渔业。
“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的目标是以科技引领创新,通过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的探索,实现‘一条鳗鱼游天下’的产业梦想。”天马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邱金谋表示。
为助力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农行福建省分行与天马科技集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向天马科技集团提供信用额度等方式,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共同打造银企合作的新高地。
此外,农行福建省分行还支持天马科技集团通过产业和就业帮扶,以政府引导、龙头主导、科技创新、农民参与的“四位一体”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联农惠农,助力农民增收。
“银企合作为农村带去先进技术、资金和经验,直接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农民收入。企业发挥‘实业+资本’的优势,通过全产业链建设扶持中小企业万余家,带动就业数万人,助力乡村振兴。”农行福清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农行福清支行已经为当地近1840户水产养殖户提供了约5亿元的授信额度,有力缓解了养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从机器人制造到现代农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供给,精准滴灌科技型企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