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银行板块没能像6.27大跌以后逐步反弹,上午跳水,带动大盘调整。
6.27银行板块大跌,市场猜测导火索是在当天的中国人保股东大会上,该公司高管透露:过去一年公司持续加大高分红股票配置,高分红资产配置比例已占二级权益投资总持仓30%左右,此外,投资团队正在持续加大深度研究和投资科创板企业。
市场将之解读为:险资的高分红配置已经结束,开始转向科技股。
今天收盘后杭州银行公告,中国人寿将清仓手中持有的杭州银行股票。所以,今天银行板块的下跌,多多少少与这个消息有关。
毕竟保险公司是除了国家类平准基金以外最大的金主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对银行板块的影响巨大。
如果从2009年中国人寿首次战略入股杭州银行算起,已经有16年了,绝对算是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了。除了此次公告减持,自2021年开始,中国人寿已经三次减持杭州银行股份。
2021年11月中国人寿减持杭州银行总股本的0.94%,2023年3月减持2%,2024年11月减持1%,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这次,根据公告是要“出清”杭州银行全部股权的,现在看当时只卖掉一小半。这次应该是真的要清仓了。
实际上杭州银行的险资股东中,中国太保更早就清仓了。中国太保自2021年起,多次减持杭州银行,并于2022年8月彻底清仓杭州银行,累计套现34.45亿元人民币。
从杭州银行2016年报来看,中国人寿以5.5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五大股东、中国太保以4.59%的比例位列第七大股东;新华保险则以135.32万股的持股数量位列第二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在杭州银行几十亿总股本中占比极小。不过这次新华保险搞了把大的,今年1月24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新华保险将接手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5.45%的股权,如果获批,新华保险就成为杭州银行最大的险资股东了。
在银行整体业绩放缓的背景下,处于东部发达城市的杭州银行一季度增长依然强劲,实现营业收入99.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实现归母净利润6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0%。
虽然盈利能力逐年提升,自2021年以来,杭州银行已连续三年分红率低于25%,在优质城商行中偏低。随着股价的上涨,股息率回落到3.46%左右。
今年4月7日以来,银行股的不断上涨,让不少投资者很是无奈,因为银行股涨,则虹吸市场资金,其他股票跌;银行股跌,则带动指数下跌,其他股票也跟着跌。最好就是银行板块横向波动,吸引不了市场注意力。
但社会无风险利率的走低,优质资产稀缺的情况下,具有类债券属性,能满足永续增长股利假设的银行股,没法不吸引大资金的关注。当公众形成共识时,跟风买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据统计,全市场股息率3.5%以上一共360只股票,这360只股票的总市值为26.95万亿元,当然有部分股票是不参与流通的,特别是大银行的国有股份,几乎大部分不流通。如果去掉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剩下流通市值约14.23万亿元,这就是大家可以买到的最大市值,到极限了。
而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末,居民的存款超过160万亿元,理财超过30万亿元,存款+理财一起差不多有200万亿元了;相对这个天量资金,高股息股的流通市值还是太小了。
银行股注定是高股息红利中表现最好的行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未来净利润和现金流的稳定性,长久以来积累的大额未分配利润成为银行未来股利分配的安全垫。对比之下,煤炭等其他主要红利股行业当下受到了行业周期下行的影响,已不能再保证永续增长股利的假设。
但银行股涨太快也容易积累风险,上面是否有意降温不得而知。从这几次银行板块大跌的影响来看,能放缓上涨速度,无疑更利于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