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游上海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
编辑/ 王昕 孙妍
上海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也成为入境游移动支付消费最热门的城市之一。2025年1月至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这离不开上海推出的一系列提升入境游服务和温度的措施。
一部手机游上海,已经成为境外游客来沪新趋势。
近日,中国电信翼支付推出“聚合支付”境外版服务,化身精通全球支付语言的“超级翻译官”。境外来华人士可以直接用自己国家的电子钱包支付,无需下载注册中国第三方支付App,大大提升来华消费与支付的便利性。
目前,该服务已支持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220款电子钱包功能,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日本、韩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等国的电子钱包App。
浦东机场是境外人士来沪的“第一窗口”,而办理手机卡正是境外人士在中国体验扫码支付、线上打车等数字化服务的“第一动作”。
7月13日,在位于浦东机场的中国电信营业厅,一位来自泰国的境外游客正在办理85元短期手机卡套餐,并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直接使用本国电子钱包——泰国K Plus实现聚合支付。
入境用户只需打开自己家乡的支付App展示付款码,让工作人员使用银联标准扫码枪扫一扫,简单几步就能完成支付。
有了聚合支付这位“翻译官”,入境用户无需下载第三方支付App,可以直接使用自己家乡的电子钱包进行支付,全程没有语言障碍。在扫码支付的瞬间,系统实时将人民币金额换算成用户熟悉的本国货币金额,清晰地显示在支付界面,汇率透明让境外用户消费得明明白白。
这是中国电信聚合支付的“第一单”。不少前来办理短期卡的入境游客都感叹道:“在中国使用扫码支付实在太方便了!”
2025年上半年,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扩大至55个国家,从4月开始施行的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让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消费的热情高涨。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希望进一步提升来华人员的支付和商旅服务便捷性。
来到中国,外国游客最受震撼的是遍地移动支付,很多外国人打趣道:“来中国生活一定要先学会一句‘你扫我,还是我扫你’。”数据对比显示,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如何快速提升支付便利性,让全球来华旅游、出差、工作的外籍友人快速适应以移动支付为主的购物消费场景?
对外籍友人来说,兑换纸币流程烦琐,银行卡使用范围有限,直接使用自己家乡电子钱包最为便捷,这种方式被称为“外包内用”。
除了中国电信营业厅这一通信场景外,境外来华人士还能在各类支付场景使用外国钱包。目前,翼支付“聚合支付”境外版已接入包括便利店、超市、电影院与药店等在内的超百万家商户,助力中国商户们做好全球生意。
未来,中国电信将推出“一站式”服务,入境办理中国电信SIM卡,就可以支持“通信+支付+交通+消费”的全场景服务。
随着上海电信完成聚合支付“首单”,越来越多境外钱包能在华扫码支付,境外游客可以体验更多中国数字生活的便利性,一部手机就能畅快游中国。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采访对象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