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村振兴”从课本里的词语
变成大棚里的勃勃生机
当“普惠金融”从抽象的概念
化作农户的盈盈笑语
这场特别的体验
让成长的故事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7月18日,第六季“小小农行人”第三站活动在农行厦门同安支行营业部拉开了帷幕。14名“小小农行人”走进田间地头,实地体验客户经理的日常工作,探寻农行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与奋斗足迹,找到了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密码:每一份金融服务的温度,都在守护土地的丰收与乡村的未来。
第一站
听乡村振兴故事,寻“金融为民”足迹
戴上“工作牌”
“小小农行人”正式“上岗”!
他们在客户经理苏丽延的引导下
参观营业部各个功能区
让大家能迅速进入体验角色中
在同安支行营业部,客户经理苏丽延
引导大家参观团队文化墙
——一棵“大树”造型的展板上
每片“枝叶”都记录着
农行服务“三农”的故事
“这是军营村的惠农通服务点,能为高山村民提供便捷服务。”苏丽延指着照片解释。人群中,“小小农行人”许睿泽举起小手发问:“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因为我们农行人有一个大大的、暖暖的心愿——帮助乡村变得更美丽、百姓更富裕、生活更方便,这就是乡村振兴的意义呀!”
苏丽延
第二站
看种苗成长,悟金融“活水”力量
体验之旅的第二站
“小小农行人”在客户经理李琳的带领下
走进厦门农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客户
——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
探秘现代化育苗流程
学习种苗培育的科学知识
直观地感受金融“活水”
对农业发展的“精准灌溉”
在“播种催芽生产线”,有机肥的特殊气味挡不住孩子们的好奇:流水线上倾洒而出的土壤,在红色“大嘴”机器的处理后变成一排排规整的育苗板。
“这些机器都是干什么用的呀?”
面对“小小农行人”抛出的一个个问题
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韩潇雄笑着解释道:
“生产线上的土壤都提前施过有机肥,而轰隆隆运作着的机器负责分土,打孔翻土以及播种,全自动化的流程大大提升了播种的效率。”
“原来播种有这么多流程!”
“小小农行人”陈吴菲感叹
到了“智能化育苗温室”,郁郁葱葱的茄子种苗铺成“绿色海洋”。“猜猜这里有多少棵苗?” 韩潇雄发问,让孩子们通过计算感受生产规模。
在盛夏的田埂间
虽然大家汗如雨下
但孩子们求知的热情十分高涨
夏天,这个育苗温室的温度最高能到50℃-60℃,面对孩子们“苗会不会热死”的担心,韩潇雄指着遮阳网和风扇笑道:“头顶上是防晒的‘遮阳网’大伞,旁边有能吹出凉风的‘超级大风扇’,这里是种苗们的‘避暑山庄’!”这套科学又环保的种苗管理系统,正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绿色智慧。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嫁接愈合生产线”:柔弱的幼苗通过嫁接获得强壮“根基”。韩潇雄一边为大家模拟茄子和番茄嫁接的情景,一边说:“就像金融支持让农业更有力量!” 孩子们若有所思。
参观之行的尾声
大家来到了“乡村振兴大讲堂”
在这里,农行厦门中山支行行长陈惠娜
讲述了农行与百利种苗长期合作的故事:
每年5-6月,百利需要大量采购种子和肥料等物资,农行总是及时提供资金支持,让企业安心投入生产。“正是这份坚实的金融保障,让种苗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咱们餐桌上的美味。”韩潇雄补充道。
采访声音
★“小小农行人”赖灵菲:“原来银行不只可以存钱,还会把钱借给有需要的人们。比如,帮助种苗大棚购买设备,太有意义了!”
★罗礼承妈妈:“这次活动,不仅能让孩子直观地走进银行参观,还让孩子直观感受到金融助力农业发展的成果,这种体验比课本知识更深刻,是宝贵的成长课。”
看着破土而出的幼苗,听着客户经理讲解普惠金融如何像阳光雨露般滋养乡村产业,原来金融能让土地更有力量,让乡村更有希望。这场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金融实践之旅,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国有大行坚守“三农”初心,深耕乡村振兴沃土的担当作为。相信这份在土地上播撒的金融认知,会和幼苗一起茁壮成长,成为“小小农行人”成长中温暖的印记。
第四站 活动预告
7月20日,“小小农行人”将走进厦门农行思明支行,体验支行行长的工作岗位,参观厦门农行养老金融服务中心、近邻图书馆。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今夏,让我们继续
以金融之名,见证成长!
文/图 记者 张诗 实习生:盛雨薇
视频拍摄、剪辑/记者 陈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