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特朗普一直急着要访华,中方给其送上“沉重一击”,黄金储备创历史纪录。
中国持续抛售美债,让美国寝食难安。日前,中国“趁热打铁”,再出一个新招。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黄金储备规模已达7390万盎司(约合2298.55吨),较上个月增加了7万盎司。
2025年以来,全球多国央行对于黄金的购买热情居高不下,这也反映出全球经济不景气,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
而中国在不断增持黄金的同时,也在加速抛售着美债。今年5月,中方再次减持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得美债持仓规模降至16年来的最低值。
中方这么做,主要有三大目的。首先,美国政府肆意对华发起“贸易战”和“关税战”,我们不得不对美国在贸易领域的无理行为进行反制,增加自身的谈判筹码;
其次,可借此举推动美债的收益率,增加美国的融资成本;
第三,“借力化力”,趁美元收益率出现波动,欧债收益率提升,可以抓紧优化对外投资结构,以达到“收益最大化”。
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中国就在持续不断地减持美债,规模也从之前的超万亿美元,降到了如今的7000多亿美元。这种不断降低的趋势,其实也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那就是“反霸权、降风险”。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谁都不知道美国“债务火药桶”什么时候会直接爆炸。另外,特朗普的上台,还加剧了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
前不久,美国通过了所谓的“大而美”法案,更加剧了外界对于美国债务的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要未雨绸缪,为可能爆发的危机提前布局和做好准备。
当今世界,各国“去美元化浪潮”浩浩荡荡,大家都在极力规避美元风险。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更要有这样的危机意识。
此外,全球“热点事件”频发,特别是台海局势,随时都有“失控”的可能。为此,中国需要提早调整,以避免步俄罗斯的后尘。
显然,抛售美债是中国接下来坚持要做的事情之一。中国这几个月同时在美债和黄金上发力,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调整,既是对国际格局和世界发展形势的精准预判,也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慎重考量。这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格局和大国智慧。
相较于激进的美国政府来说,中国的稳中求进更符合一个大国的定位。目前,美国急着逼迫各国与其签订贸易协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特朗普一定还会继续的“玩花样”,但不管他们搞出什么“幺蛾子”,只要侵犯到了中国利益,我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对于特朗普而言,如果还继续贪恋所谓的“霸权”,美国终有一天会付出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