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野猪等部分野生动物种群快速恢复以及活动范围扩大,人兽接触的机会也在逐渐增多,局地出现了野猪等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捕食家畜、毁物伤人等事件,同时也发生非法下套捕兽、拉网捕鸟、破坏栖息地等违法行为。这些致害事件和违法行为都需要严加防范和监管。 为有效管理人与野生动物生活空间重叠,化解潜在风险,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部采取多方面行动。包括,持续改善栖息地环境,增加生态缓冲空间;持续推进全社会联防联控,坚决打击捕兽贩鸟等违法行为;推动法规政策落实,健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赔偿机制。 他还提到,云南、陕西等20多个省区市因地制宜,相继出台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明确补偿标准与范围。2024年,仅野猪致害补偿,财政支付资金超1亿元,惠及7万多户受损农户。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