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楚雄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再迎新一波扩建潮。这是自2023年养殖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630 亩)后,公司首次在新拓展区域内开展的养殖区大规模扩建,这标志着爱尔发在巩固全球雨生红球藻产业领先地位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近五年来爱尔发红球藻基地规模持续扩大)
扩建潮背后的全球需求激增
随着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管道在红土高原上延伸,一场关于技术霸权、绿色经济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产业变革正在云岭深处悄然上演。
(扩建区实拍图)
据《2024年藻源虾青素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全球天然虾青素市场规模正以年均19.3%的增速扩张。作为行业核心原料的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其应用已从保健品、化妆品延伸至食品、医药中间体等十大赛道。2023年爱尔发虾青素纯品产量达13.76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7.21%,服务30个国家超过200个健康品牌。
“此次扩建是对欧美订单量激增的直接响应。”基地负责人透露,“仅2025年上半年,欧盟新型食品(Novel Food)认证客户采购量同比增长47%,新基地将配套建设GMP标准深加工车间,满足终端产品定制化需求。”
(扩建区实拍图)
此次在新拓展区域实施的大规模产能升级,将推动爱尔发虾青素年产能大幅提升 —— 预计2025年其虾青素纯品年产能将突破 17.68吨。届时,爱尔发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巩固,并有希望实现40%以上的市场占比,延续行业领跑格局。
全球虾青素格局的重构信号
楚雄爱尔发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自2007年建立以来,依托北纬24°黄金光照带年均2400小时的自然禀赋,逐步构建起“藻种-养殖-萃取”全产业链壁垒。基地独有的楚雄雨生红球藻专利藻种,经18年驯化实现虾青素积累量达干重5.2%,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0%。配合全球首创的“封闭式管道+开放式跑道”双模养殖系统,在杜绝微生物污染的同时,显著降低60%的能源成本。
在创造产业价值的同时,扩建项目正为当地带来多维发展红利。
(扩建区现场施工图)
从企业发展维度看,楚雄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的扩建是爱尔发成长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从区域经济视角而言,这一项目为楚雄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随着扩建工程的逐步落地,爱尔发将在产能、规模、市场份额等多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全球虾青素市场的引领地位,并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进阶。
随着扩建工程的推进,全球虾青素产业格局正在重塑。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爱尔发主导制定的《雨生红球藻粉》国家标准成为采购基准,中国企业在健康原料领域的话语权已从“规模领先”进阶至“标准主导”。这座规模远超630亩的红色基地,正在云岭高原上书写着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并进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