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贷款下滑,银行急了!
创始人
2025-05-21 19:16:52
0

一个信贷收缩时代,正在来临。

2025年4月,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新增贷款规模同比下滑38.7%,创下自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第二低位。这场静悄悄的"信贷萎缩"背后,是经济转型期民众对债务态度的根本性转变——从"杠杆致富"到"现金为王"的集体觉醒。

而贷款下滑,可能还不足以简单解释为没有贷款需求。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贷款了?

第一个原因其实是人们的收入预期出现了变化。

2025年一季度全国30城社零总额同比腰斩43.7%,消费下滑的背后,其实是薪资增长的乏力。调查发现,76%的25-40岁人群正在主动增加储蓄比例。

当"饭碗焦虑"取代"收入增长",月供超过收入50%的房贷反而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过去国内的杠杆市场,其实都来自地产;不管是民间信贷还是地方加杠杆,本质上围绕的都是土地和房子。

地方加杠杆,是因为土地财政在那个年代还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很多地方最大的单一收入来源之一。

而民间加杠杆,是因为在婚姻、教育一系列因素的捆绑之下,买房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十几年我国信贷市场稳步增长;普通家庭掏空积蓄贷款三十年买房,除了看着房子的各种附加值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普遍相信自己未来的收入会更高,日子会更好。

但当收入的增长开始放缓的时候,贷款需求自然也会疲软。

从数据来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68个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深圳某些地区的房产一年贬值12.5%,家庭77.7%资产配置在房产的居民遭遇"财富幻觉"破灭。

这与2008-2020年"房贷等于理财"的黄金时代形成尖锐对比。

当收入增长不足以抵消房贷时,主动还款,甚至是卖房止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贷款需求疲软,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呢?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最理性的选择;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当所有人都开始减少贷款需求的时候,增长压力就会更大。

要知道,过去十几年的增长前提,都是建立在加杠杆之上的;换句话说,过去我们的一部分增长都是建立在花“未来的钱”基础之上的。

如果眼下贷款需求大幅放缓,甚至是得不到恢复的话,对宏观而言,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对一个经济体而言,增长是如何实现的?简单来说,就是有人花的比存的多,有人借的比储蓄的多。当所有人都开始存款储蓄,而不是消费借贷的时候,增长就会很容易放缓。

而过去我们的加杠杆,都是建立在高增长的基础之上的。

修路架桥,铺设更多的地铁和高铁,都是建立在人们的旅游、出行需求会越来越高的基础之上的,在雄安新区,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铁站,本质上也是建立在商业繁荣的基础之上的。

当贷款需求放缓,背后透露的其实就是居民消费放缓,换言之,我们过去在基建上做的一系列投资,就会面临着边际收益递减的困境。

客观上,贷款减少除了需求是真的少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银行对放贷的风险管控。

银行对放贷的风险管控,决定着银行自身的不良贷款率,而合格借款人在承压时代下的减少,也导致银行对放贷的源头管控更严格。

当前国内信贷市场就呈现类似的“马太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满足放贷条件的人,不会借贷;而那些想要借贷的人,则基本上无法满足银行放贷条件。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囚徒困境。

一方面,信贷增长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对银行而言,他们有义务严格遵守放贷规则;而那些有风险,负债累累的人,可能才是最有贷款需求的,但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他们又是最不符合放贷的风险群体。

而那些有资产、有现金流的客户,是最安全的群体,但他们对贷款的需求,也是最低的。

这就导致满足贷款条件的TOP10%企业和个人没有贷款需求;而90%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因征信问题被拒。

某省会城市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通过率仅有11.3%。

宏观上的囚徒困境两难何解呢?

一方面银行要顾忌自身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又迫切需要这笔贷款渡过危机,最终导致有钱的人没贷款需求,没钱的人贷不了款。

当前贷款市场的疲软,也反映出宏观上的结构性问题,即过去的传统路径依赖可能走不通了。

过去十年我们的增长路径是,居民加杠杆稳增长,但今天,这个路径已经走不通了,叠加收入和地产的不确定性。

2025年居民提前还贷潮导致M2-M1剪刀差扩大至9.2个百分点。这种"债务通缩"现象正在改写货币传导机制。

当收入增速追不上房贷利率的时候,杠杆游戏也就玩不下去了,这也是信贷需求萎缩的核心逻辑。

反过来,我们也就能够一定程度上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也不愿意贷款三十年买房了,答案其实很简单,不是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不愿意背负债务压力。

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时代的红利早已经被上一代享受的差不多了,今天的这样一个时代,其实也已经不允许年轻人再背负30年的房贷了。

00后群体将“自有住房”剔除婚姻必要条件,85后被迫“六个钱包买房”的悲剧正在失效。北京中介数据显示,25岁以下购房者占比从2020年的17%骤降至2025年的3.8%。

“30年贷款换70年产权”的性价比遭到年轻群体质疑,更倾向“租售同权”下的灵活居住。美团数据印证此趋势:2025年外卖单均消费从92元降至78元,消费降级与负债规避形成共振。

当住房自有率突破96%且人口开始负增长,以新房抵押为核心的信贷模式必然萎缩。建设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个人房贷规模同比下降23%,但存量房装修贷逆势增长8%。

消费贷也面临“双杀”:收入预期削弱还款能力,直播电商又透支消费欲望。某股份制银行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从0.6%降至0.3%,但申请量仍下降41%。

今天的人们,对价格愈发敏感,而贷款本质上还是对未来的透支,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发生了些许变化的时候,就会非常精准的反映到贷款上。

这场肇始于2024年的贷款撤离运动,本质上是对“负债即发展”传统叙事的集体修正。未来信贷市场的复苏,或许不再依赖于利率刺激,而需要重建“债务契约与社会公平”的新型信任关系。

end.

相关内容

原创 ...
10 月刚开场,央行就放出两大信号:一边用 1.1 万亿元买断式逆...
2025-10-06 11:57:01
江门市雄丰包装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门市雄丰包装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万...
2025-10-06 11:57:01
鹤山市址山镇瑞丰塑料厂(个...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鹤山市址山镇瑞丰塑料厂(个体工商户)成立,...
2025-10-06 11:57:00
佛山市态柏益装饰材料有限公...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佛山市态柏益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2025-10-06 11:57:00
广州市瑞迪汽配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市瑞迪汽配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
2025-10-06 11:56:59
鹤山市钟意鞋材店(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鹤山市钟意鞋材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注册资...
2025-10-06 11:56:59
广州壳以炫数码配件厂(个人...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壳以炫数码配件厂(个人独资)成立,注册...
2025-10-06 11:56:58
广州薛叶日用品厂(个人独资...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薛叶日用品厂(个人独资)成立,注册资本...
2025-10-06 11:56:58
广州银圣皮具厂(个人独资)...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银圣皮具厂(个人独资)成立,注册资本1...
2025-10-06 11:56:58

热门资讯

江门市雄丰包装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门市雄丰包装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包装服...
广州银圣皮具厂(个人独资)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银圣皮具厂(个人独资)成立,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服饰制造;珠宝...
黄金、比特币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随着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前景和美元价值的担忧加剧,一种旨在对冲美元贬值的“贬值交易”正成为今年最受欢迎的...
WTI原油期货开盘现涨近1%,... 每经AI快讯,10月6日,WTI原油期货开盘现涨近1%,报61.43美元/桶。 每日经济新闻
3900美元,金价再突破!黄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胡星访 文/图 国庆假期黄金价格持续强势。10月6日,现货黄金价格一度逼近...
国际金价再次暴涨!国内金饰突破... 本文转自【红网】; 新的一周,国际黄金盘中暴涨 再创历史新高 10月6日(周一),由于美国政...
港股贵金属股多数上涨,中国白银... 钛媒体App 10月6日消息,港股贵金属股多数上涨,中国白银集团涨超11%,大唐黄金、潼关黄金涨超5...
港股贵金属股多数上涨 中国白银... 每经AI快讯,10月6日,港股贵金属股多数上涨,截至发稿,中国白银集团(00815.HK)涨11.4...
原创 黄... 好的,下面是针对您提供的文章的改写,旨在提升质量,优化顺序,并增加细节描述,希望能让文章更流畅通顺:...
原创 帮... 各位朋友,我是帮主郑重。最近刷手机没少看着黄金的消息吧?前几天刚听说现货黄金破了3800,这才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