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笔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获悉,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存款规模突破8000亿,增速排全省第三
上半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030.97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排全省第三,比一季度末提升5位。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367.28亿元,同比增长8.5%。比年初增加303.86亿元,占新增存款的89.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472.55亿元,同比增长5.2%,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比年初增加76.87亿元,占新增存款的22.7%。
贷款增长稳中有升,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上半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25.71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一季度末高0.2个百分点,增速呈稳中有升态势。与全省相比,江门增速持续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其中一季度末、上半年末分别比全省高2.6个、2.0个百分点。
加强重点领域信贷支持,金融活水赋能实体
一是超五成新增贷款投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业。上半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233.50亿元,同比增长10.6%。比年初增加80.16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9.2%。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85.10亿元,同比增长22.2%;基础设施业贷款余额1170.82亿元,同比增长8.1%。比年初增加68.4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4.9%。二是科技创新领域贷款较快增长。5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1533.78亿元,同比增长15.0%。6月末,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为326.67亿元、259.40亿元,同比增长23.1%、24.9%。
保障薄弱环节金融供给,普惠金融提质扩面
一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相关贷款增势良好。上半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857.3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7.6%,总量排全省第四;同比增长10.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4.1个百分点。二是民营企业贷款规模占比近五成。上半年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660.96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46.3%,同比增长6.7%,其中小微型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8.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个百分点。三是普惠小微贷款量、面齐升。上半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83.10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各项贷款高4.7个百分点。贷款户数5.94万户,同比增加0.33万户。
融资成本低位下行,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上半年,全市新发放企业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各类型企业贷款利率整体下降。具体看,中型、小微型企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降0.59、0.51和0.51个百分点。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将继续按照上级行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紧盯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为巩固经济恢复基础贡献金融力量。
撰文:申红洲 吴惠芳
【作者】 申红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