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消息,近年来,浙江交通领域亮点纷呈:从杭州数字交通大脑实时调度全城路网,到宁波舟山港集装箱3天直达中亚;从舟山花鸟岛居民1小时抵宁波,到建德无人机1小时送药至黄山……浙江正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契机,全力打造贯通海陆空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从“基础保障”向“发展引擎”跃升。这不仅破解了“山海阻隔”难题,更铺就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黄金通道”。
以海港为核,浙江打通了陆海联动的关键道口。作为货物吞吐量连续 16 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大港,宁波舟山港 2024 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跃居全国第二,5个案例入选全国物流降本增效典型案例。依托“四港联动”机制,港口与内陆无水港实现无缝对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关键纽带。目前,浙江已建成8个国家物流枢纽、6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形成以海铁联运为核心、江海河联运为特色、空陆联运和公铁联运为基础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借岛链成环,交通连接有力推动了海岛共富。随着舟岱大桥通车,岱山县正式告别“孤悬海外”的历史,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在嵊泗县,通过“客货邮”陆海空联动模式,实现了快递当日达,让海岛居民“收发快件不出岛”;普陀区推出的“一部手机行舟山”平台,实现了购票、通关、开票“一键通”,客运效率提升 50%,年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浙江以“设施联网 + 服务提质 + 智慧赋能”破解海岛出行难题,将交通建设与海岛共富深度融合,形成了“交通带动旅游、旅游反哺经济”的良性循环。
凭通航织网,“空中走廊”与陆海交通网高效衔接。绍兴作为全国通航产业发展先行地、“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培育出万丰航空等领军企业,其 DA50 机型填补国内空白。省机场集团统筹建设 10 个通用机场,形成“9+12+N”地面网络,2024 年保障飞行 3965.68 小时、37626 架次,同比分别增长 30% 和 60%,构建起覆盖全省的通用航空服务体系,让“空中走廊”与陆海交通网实现高效衔接。
靠铁桥飞架,浙江正重塑长三角“时空版图”。甬舟铁路建成后,杭州至舟山通行时间将从 2.5 小时缩至 80 分钟,与六横大桥、杭温高铁等组成“六纵六横”通道。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上,中欧班列与海运无缝衔接,成为长三角对接“一带一路”的支点。这些工程推动要素流动,促进城乡、区域融合,让浙江从“地理末梢”变为“开放前沿”。
如今,浙江交通早已超越了单纯“出行工具”的范畴,成为推动共同富裕、服务双循环的“战略基石”。从城市的车水马龙到乡村的路路畅通,从港口的巨轮穿梭到天空的飞机翱翔,浙江的每一条交通线路都在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交通强国”的浙江答案,为全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着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实习生:陈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