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通讯员 石婧雯】8月15日,河南农商银行与省农业农村厅战略签约,提出未来3年涉农贷款投放超4000亿元以上的目标,其中粮食安全、乡村富民产业、农业新质生产力3个领域分别投放1000亿元以上,为农业强省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河南农商银行此次重大战略合作签约,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会上释放的4000亿元投放目标,一方面彰显河南农商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折射出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强烈担当和深远布局。
底气何在,信心何来
如此“大手笔”的信贷投放,底气源于河南农商银行长期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深厚积淀。
作为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金融力量,农商银行的信贷投放紧扣乡村振兴与小微发展刚需,这既是服务本源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而全省资产规模最大、网点覆盖最广、服务触角最长的优势,为这一目标的实现筑牢了物理根基。
河南农商银行4200余个营业网点覆盖所有乡镇,部分大型行政村亦设有服务站点,这一网络优势难以被同业复制;全系统近5万余名员工,平均每县300~400人,远超其他银行县域人员规模,可实现客户经理常态化进村入户、进园入企,精准捕捉农村市场与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数据是最直观的印证:截至今年7月末,河南农商银行全系统资产总额达2.7万亿元,存款余额2.5万亿元,贷款余额1.3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及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尤其在“支农支小支微”领域,其以全省20%的存款规模,发放了全省34%的涉农贷款、36%的小微企业贷款及79%的扶贫小额贷款,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无可替代。
如此“大手笔”的信贷投放,信心来自于近年来河南农商银行全面深化改革、重塑体制机制激发的强劲内生动力。
202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前瞻布局、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农商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在全国率先提出农信社改革方案,历经多轮调整与攻坚,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2025年河南农商银行正式挂牌,终于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迈上统一法人道路,开启建立现代农商银行的新征程。
河南农商银行也不负期望,全力化解存量风险、加快重塑管理机制、着力提升经营质效,内部治理效能和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树立“业绩导向、以人为本、客户至上、流程管控、合规经营”的现代商业银行理念;重塑组织架构,推动2900余名机关人员向一线价值岗位下沉;上收信贷、财务、资金等核心领域管理权限,构建垂直独立有效的风控体系,新发放贷款不良率降至0.5%;打造“线上金燕+线下豫商”标准化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金融需求。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730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53亿元,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8946个,金额1481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这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既守住了风险底线,又提升了经营效能,更释放了巨额信贷空间,为4000亿元涉农投放奠定坚实基础。
三年目标,如何实现
围绕实现3年投放4000亿元涉农贷款目标,河南农商银行方向明确、路径清晰、举措有力。
“服务实体经济”是根本宗旨。河南农商银行深入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把金融的功能性摆在第一位,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努力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自身价值。
“坚守市场定位”是基本前提。河南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不动摇,在业务开展中遵循“三个主要”原则(即总资产中信贷资产要占主要份额,信贷资产中涉农、小微贷款要占主要份额,贷款结构中小额贷款要占主要份额),以始终如一的定力确保方向不偏、定位不移。
“开展整村授信”是主要路径。河南农商银行充分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依托大数据赋能对农户“批量无感授信”,实现线上申请、秒借秒还、随借随还,大幅降低融资成本;线下则推行“1名客户经理包2-3村、2人结对服务”机制,要求每周至少进村走访1次,解决农户个性化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目前,其县域农户授信覆盖率已达73.41%,用信覆盖率14.34%。
“精准滴灌产业”是关键所在。河南农商银行坚持立足当地、特色经营,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差异化需求,按照“一行业一策略、一市场一模式、一企业一方案”原则,制定颗粒度尽可能小的授信政策和灵活精准授信模型,让金融“活水”直达产业末梢。据了解,该行已因地制宜创设杞县“大蒜贷”、通许“酸辣粉贷”、淮滨“船舶贷”等100余款特色产品,投放县域富民产业贷款超441.33亿元,服务产业链客户20.86万户。
“融入社会治理”是应尽之责。在揭牌仪式上,河南省委主要领导要求河南农商银行在开展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要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河南农商银行牢记于心,推动“金融入格”,积极参与网格化治理。与社区(村委)开展支部共建,派员担任乡村金融助理,提供专业金融咨询,探索基层治理与金融服务互促共进新模式。目前,与乡镇(街道)党委、行政村(社区)党支部签约率达91%。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价,助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展“金融知识下乡”主题活动,普及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知识,守好群众“钱袋子”。安阳农商银行设置“防非防诈”宣传栏6700余块,覆盖1336个行政村。大力开展“送戏下乡”“金融夜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蓝图已绘,未来可期
一场深刻的改革,让河南农商银行实现重塑新生。展望未来,新成立的河南农商银行将打造成为一家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控严密、服务有力的现代银行。新起点,面临新考验,如何交出更优答卷?
答案已然清晰。
优势领域持续领先。坚定不移走好农商特色经营之路,做深做实“普惠金融大文章”,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倾斜人力、物力和信贷资源,持续深耕县域市场,在“三农”和小微领域构建核心竞争力,打造河南农商的“护城河”。
业务布局多维发力。农村端做深做实整村授信,打通惠农“最后一公里”;城区端做精做细网格化营销,优化网点布局,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持续“增户扩面”;对公端建强专业团队,对接全省重大战略与重点项目,实现全场景覆盖。
治理架构分级提效。构建“总行强决策、市级重执行、县级精营销”三级架构,总行聚焦战略规划、机制建设与风险管控,市级行负责战略执行、区域协调与业务督导,县级行专注一线营销服务及市场需求的捕捉、反馈。同时实行分层分类考核,将资源向基层一线营销岗位倾斜,激发基层活力。
“三大工程”同步攻坚。“人才强行”工程通过多元化引才、分层培训、市场化薪酬,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科技兴行”工程建设技术、工程、数据、AI“四大底座”,推进线上授信、智能风控等12大工程106个项目,加速数字化转型;“流程管行”工程通过搭建管理规范、运营高效的流程体系,提高业务运转效率、有效防控风险;以客户为中心重塑流程组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河南农商银行力争用3~5年时间,让全省80%的农户有农商授信、40%的农户有农商用信,让农商服务像空气和水一样在中原大地无处不在、触手可及,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赋势注能。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