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美联储目前的政策重点在劳动力市场,但这一框架或将在本周五(8月22日)迎来“重启”。届时,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Jerome Powell) 预计将公布一份新的政策文件,以应对过去五年里通胀飙升、就业充裕和不确定性成为关键词的现实局面。
新的文件可能不会完全抛弃2020年的政策语言。当时,美联储在疫情和社会公平运动的背景下,承诺在仅仅因通胀担忧时不会贸然收紧政策,以期实现“广泛且包容性”的就业水平。但鲍威尔已暗示,新的框架将重新校准,可能强调稳定通胀是实现最佳就业市场的基础,而将部分政策思路仅限于经济异常疲弱或通胀长期低迷的特殊时期。
杜克大学教授米德(Ellen Meade)——曾作为美联储高级顾问主导2020年框架审查——回忆称:“那几年我们在全美举办社区倾听之旅,工作人员问起通胀时,人们会用‘你们是外星人吗’的眼神看我们。就业和增长才是核心问题。今天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
鲍威尔已承认,2020年的政策语言已被新冠疫情期间的通胀激增所淘汰。他将在本周五的美联储年度研究会议上公布新版战略文件。周三发布的美联储7月29-30日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会已接近敲定这一框架调整,并强调新文件“将能够应对广泛的经济情境”。
旧框架遭批评,新思路回归“通胀优先”
现行做法受到批评,认为其复杂化导致美联储在2021年通胀抬头时反应迟缓,也未能适应疫情冲击下的经济演变。
2020年推出的部分政策——尤其是允许高通胀阶段抵消低通胀阶段、以实现长期平均2%目标的承诺——源自2007-2009年金融危机后利率长期接近零的背景。
前美联储副主席 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 表示,这种策略在经济长期疲弱时依然适用,但在正常时期,美联储可能会回归更为直接的通胀目标制。克拉里达现为 Pimco 全球经济顾问,他指出:“逐字阅读2020年的声明,在通胀长期低于目标、经济停滞的年代很合理。但2025已不同于2020,我们有政策空间。”
目前,美联储基准利率维持在 4.25%-4.50% 区间,较去年高点下降一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2008年至2022年间长期未超过2.5%的水平。
就业与通胀的再平衡
鲍威尔和美联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避免让市场认为他们放弃了就业市场,而转向“通胀优先”。
在2007-2009年危机后,就业市场复苏缓慢,但失业率最终跌至美联储认为的稳定通胀水平以下。然而,通胀依旧温和,这推动了政策思维的转变:就业增长不必必然伴随通胀上行。
2020年,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论坛上强调“强劲劳动力市场的益处,尤其对中低收入群体”,并提出新的战略,认为“强劲的就业市场可以持续,而不会必然引发通胀失控”。这一思路被部分共和党人士批评为“觉醒(woke)美联储”,认为其淡化了控制物价的重要性。
然而,事实证明在多个时期,失业率维持极低水平时,通胀仍然回落,这与许多主流经济学家预测的“需要高失业率才能压低通胀”相悖。
如今,鲍威尔已逐渐调整表述,称稳定的物价是实现就业目标的前提。在7月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没有价格稳定,我们无法实现长期的强劲就业市场,这些机会应惠及所有美国人。”
米德指出,这一思路呼应了前美联储主席 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的平衡逻辑。“先实现价格稳定,再为最大化就业奠定基础。我认为鲍威尔重新找回了这种定位。价格稳定已成为他们最优先考虑的事项。”
美初请人数创三个月来最大增幅,就业市场降温迹象加剧
周四(8月21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申请首次失业救济的美国人数录得近三个月来最大增幅,这是裁员可能加快的初步信号,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走弱的迹象。
截至8月16日当周,初请州政府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1万至经季调后的23.5万人,为5月下旬以来最大增幅。接受路透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期为22.5万人。
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呈现“解雇率低、招聘乏力”的分化格局。企业在应对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时显得谨慎,该政策已将美国平均进口关税推升至百年来最高水平。政府在8月初报告称,过去三个月平均就业岗位增长仅为3.5万个。与此同时,二季度国内需求增速为2022年四季度以来最慢。
失业救济数据还显示,截至8月9日当周,领取连续救济(即所谓“续请失业金”)的人数增加3万人至197.2万人,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这一指标常被视作招聘力度的代理指标。
分析人士指出,续请人数的上升与消费者对“就业岗位难以获得”的感知增强一致。经济学家表示,这一趋势与失业率8月升至4.3%(7月为4.2%)的预测相符。
最新初请失业救济人数的上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正逐步失去韧性,这可能成为美联储政策路径的重要考量因素。若未来几周就业数据持续走弱,市场将进一步押注美联储在9月或年底前加快降息的步伐,以支撑经济增长。
在外汇市场上,疲软的劳动力数据通常会压低美元汇率,因为降息预期增强会削弱美元收益率优势,推动资金流向其他货币或风险资产。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可能迎来资金流入,美债收益率下行的压力加大。
股市方面,投资者对降息预期升温往往短期利好风险偏好,但若就业放缓被解读为经济衰退信号,可能导致市场情绪分化:成长股和利率敏感板块受益,而周期性行业和依赖内需的板块可能承压。整体来看,该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经济降温—政策转向”的预期。
来源:FX168全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