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创始人
2025-05-23 07:09:04
0

本报综合 5月22日,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

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邱勇表示,希望通过《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的深入实施,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

一是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通过这个文件,形成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金融资本和科技创新之间搭起一座纽带和桥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持续引导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的沃土。

二是建立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科技领军企业、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等加大融资支持,创设更大力度、更有突破性、更符合创新规律的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着力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发展创业投资,丰富科技保险产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功能等,显著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获得感、适配度和便捷性,特别是降低融资成本。

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

朱鹤新表示,为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的适配性,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建立了债券市场“科技板”,在继续服务好科技型企业的基础上,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创债券产品体系。

朱鹤新介绍,截至今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3.3万亿元,而且同比增长24%,连续3年的增速都超过了20%;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远远超过贷款的平均增速;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的设备更新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2万亿。

朱鹤新表示,将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第一是规模上要更有力度,人民银行已经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到8000亿元,同时下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到1.5%,其目的还是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贷款支持。第二体现在服务上要更有温度,推动银行深化科技信贷服务能力的建设,在内部管理、人才建设、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构建专项机制,匹配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提升服务覆盖面,让更多中小科技企业获得优质的信贷服务。

朱鹤新表示,将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也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融资支持。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将稳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近期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郭武平在发布会上介绍,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简单概括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目的是让更多的金融活水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流入科技创新的广袤沃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其中,政策体系方面,前期金融监管总局联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出台了一揽子科技金融政策,包括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产品供给体系方面,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结合科技企业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等专业服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专业组织体系方面,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科技金融管理体制,大中型银行目前已经在总行和省分行层面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金融部门,全国设立科技支行2178家。

谈及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郭武平提到,前期最早一批是500亿元,第二批试点1120亿元,近期还会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

郭武平称,《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是七部门围绕科技创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系统性、综合性政策文件,主要是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实现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三项建设”,抓好相关政策文件的落实。

其中,郭武平提到,将指导金融机构把科技金融服务纳入机构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构建相对独立的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并向科技金融专业和特色分支机构适当授权。将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在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在尽职免责方面实行差异化的监管要求。

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严伯进在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2023年3月31日起,境外上市新规正式实施,到现在两年多,备案管理机制运行平稳,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完成了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备案,这当中有83家为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证监会将会同跨部门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谈及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的环境方面,严伯进表示,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把握好新股发行的节奏和规模,健全投资与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继续发挥好创新试点相关制度的功能,支持优质的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相关内容

*ST汇科:淄博国投已完成...
证券之星消息,*ST汇科(300561)05月2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
2025-05-23 14:37:08
*ST汇科:淄博国投完成第...
金融界5月23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ST汇科提问:董秘您好...
2025-05-23 14:37:08
支付宝申请两轮电动车业务处...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支付宝(杭...
2025-05-23 14:37:08
十年六次冲击IPO五次折戟...
本文系深潜atom第916篇原创作品 2025年5月9日,富友支付...
2025-05-23 14:37:05
通通易联申请车场网络故障时...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通通易...
2025-05-23 14:37:05
支付宝申请核身方法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支付宝(杭...
2025-05-23 14:37:05
新国都:公司将持续深耕“支...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你好!公司一季度业绩大...
2025-05-23 14:37:04
员工离职后要求“放弃”的年...
员工离职时,在系统中勾选了“承诺年休假和调休已休完,未休部分自动放...
2025-05-23 14:37:04
新国都:将持续深耕&quo...
金融界5月23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新国都提问:你好!公司一...
2025-05-23 14:36:59

热门资讯

新国都:将持续深耕"... 金融界5月23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新国都提问:你好!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下跌,是否2025年业...
支付宝取得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和装...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新国都:公司将持续深耕“支付+... 证券之星消息,新国都(300130)05月2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跳水 钛媒体App 5月23日消息,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跳水,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04收益率回落至...
全市场非货币型ETF成交最高!... 截至2025年5月23日 13:57,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931787)强势上涨1.73%,成分股康...
升至8000亿元!央行大动作 22日下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声,就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提出了多种创...
威海矩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获“P... 5月23日消息,天眼查融资历程显示,威海矩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获得“Pre-A轮”融资,涉及融资金...
荀玉根:丑小鸭跳出了白天鹅的舞... 荀玉根 李俊 (荀玉根系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结论:①2015年...
机构:银行股红利价值持续凸显,... 截至2025年5月23日 10:28,红利ETF易方达(515180)上涨0.07%,盘中成交291...
大行“下沉”遇上利率双降:解开... 在2025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首降与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后,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后续银行信贷投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