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重量估算,人体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各种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除了让皮肤光滑紧致外,还参与肌腱、骨骼等的组成,有些生物大分子也要附着在胶原蛋白纤维上发挥作用。
可以说,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胶原蛋白。
1、胶原蛋一旦白丢了就不能恢复吗?
胶原蛋白从胚胎时就开始产生,更新很慢,甚至曾被认为是永不更新的,损伤一点、丢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恢复。
实际上,成纤维细胞在机械刺激下会合成分泌胶原蛋白。
运动后,组织液中的胶原蛋白前体PC-Ⅰ水平也会升高。而且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似乎还很有规律。
2、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很可能和昼夜节律有关
有研究发现,血液中胶原蛋白合成和降解的标志物浓度,都存在昼夜节律。
而在主要由胶原构成的软骨组织中,特异性破坏掉生物钟,可以导致关节软骨的进行性退化和椎间盘纤维化。也就是说,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很可能也和昼夜节律有关。
近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题为《Circadian control of the secretory pathway maintains collagen homeostasis》。
研究目的
研究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与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制。
研究方法与结果
1. 用12小时亮、12小时暗的周期饲养实验小鼠,并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胶原蛋白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在电子显微镜下,肌腱胶原纤维网络呈24小时节律性。
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上,小鼠跟腱里的胶原蛋白纤维的直径分布有很大不同:
- 直径在75nm以下的D1类胶原纤维和75~150nm的D2类胶原纤维数量,大约在每天开始光照后7小时左右达到高峰,进入黑暗后4小时左右到达低谷;
- 径大于150nm的D3类纤维与之相反,大约在每天开始光照后7小时左右达到低谷,进入黑暗后4小时左右到达高峰。
2. 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个昼夜周期中,胶原纤维组装需要SEC61、TANGO1、PDE4D和VPS33B基因的依此表达。
另一方面,负责胶原纤维降解的酶(CTSK),也具有昼夜节律性的表达,大约在光照后3小时达到高峰。在正常的昼夜节律下,胶原蛋白每天在夜间分泌组装,到了白天再慢慢开始降解。
3.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敲除选择性破坏了小鼠跟腱中的生物钟,结果发现在这些小鼠的跟腱里,虽然胶原纤维的体积分数跟正常小鼠无异,但跟腱明显肥大,轮廓不规则,机械强度和弹性也不如正常小鼠。
研究结论
胶原蛋白的合成、分泌和降解,都依赖于昼夜节律。破坏昼夜节律会让胶原蛋白纤维堆积,结构紊乱,弹性和强度大大下降。
提示与建议
你还在啃猪蹄、口服胶原蛋白产品补充胶原蛋白吗?
这项研究提示我们,要想皮肤胶原满满,紧致有弹性,要从根本上做起,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要做到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还有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