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国际金价跌到每盎司3448.1美元,国内金价也跟着动了动,报每克788.5元,回收价是775元。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个牌子非但不降价,反而涨得厉害,它就是老铺黄金。
这家专做古法黄金的店,8月25日刚调完价,涨幅直接拉到10%到12%,这已经是2024年第五次涨价了。
你可能会想,这么个涨法,还有人买吗?
结果恰恰相反。
老铺黄金的人说,涨价是因为产品工艺升级,成本高了。
可消费者好像压根不在乎这个理由,直接用钱投票。
半年报的数据一出来,挺吓人的,今年上半年老铺黄金营收干到123.54亿元,比去年同期猛增251%;净利润更夸张,有23.5亿元,同比暴涨291%。
每次涨价,销量不但没掉,反而更高,这就有点意思了。
就拿他们家最出名的“古法手镯”来说,上面刻着传统的花纹,哑光的质感看着就高级。
很多人宁愿多花几百块,也要买这个手镯。
这说明啥?
说明现在的人买黄金,已经不光是看多重、多少钱了,开始愿意为设计、为手艺、为那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掏钱。
老铺黄金这么火,其他大牌子哪能干看着?
周大福算是反应快的,2018年就推出了“传承”系列,把古法手艺玩出了新花样,什么錾刻、花丝都用上了,款式既有传统味道,又不土气。
比如系列里有款戒指,刻着“永结同心”的古文字,成了不少新人结婚的首选。
老凤祥也没闲着,搞了个“藏宝金”系列,主打“藏文化、传家宝”这个概念。
很多设计的灵感直接来自老物件,像那个模仿古代金元宝的吊坠,寓意“招财进宝”,特别受叔叔阿姨们的欢迎。
还有潮宏基、周生生这些品牌,也都陆陆续续下场,推出了自己的古法黄金产品。
其实大家的路子都差不多,都在讲“工艺传承”、“文化故事”和“情感价值”。
这股风潮的背后,是整个市场的变化。
有数据说,2024年中国古法黄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101亿元,比去年增长了39.03%,估计到2028年,这个数字能冲到4214亿元。
这么大一块蛋糕,谁不想来分一口?
虽然古法黄金卖得挺热闹,但从大盘来看,金价本身还是有起有落的。
就说9月1日这天,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数据就挺有意思。
黄金9999报价每克789.85元,比前一天还涨了6.95元。
黄金T D和白银T D这些东西,价格也在涨。
可你再看看现货黄金,报价却是每克786.1元,比昨天还跌了0.8元。
再看看各大金店的挂牌价,那就更有趣了。

老凤祥的黄金价格最贵,冲到了每克1025元。
周大福、潮宏基、六福珠宝和金至尊这几个牌子,跟商量好似的,黄金价格都定在1015元每克。
周生生稍微高一点,1016元。
而菜百首饰和中国黄金就显得亲民多了,一个995元,一个969元。
同一天的金价,从交易所的基础价780多,到品牌店里动不动就上千,这中间的差价,就是品牌、工艺、设计和服务这些东西的价钱。
特别是金条,价格差别也很大。
周生生的金条要957元一克,菜百只要882元,差了70多块钱。
投资金币市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2025版的熊猫金套币,一套要价47767元。
单个的金币,从1克的1071元到1公斤的480000元,价格跨度非常大。
这些纪念币的价钱,早就不光是黄金本身的价值了,更多的是因为稀罕和有人收藏才那么贵。
所以你看,现在的黄金市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买黄金等升值”的游戏了。
它分化得很厉害。
一边是老铺黄金这种,靠着独特的手艺和文化故事,把金饰卖成了奢侈品,越涨越有人买。
另一边,是各种投资品和基础金价在市场规律下正常波动。
消费者也被分成了不同的群体。
有人追求实惠,天天盯着交易所的价格和打折金条。
有人则愿意为了喜欢的东西花大价钱,他们买的不只是黄金,更是一种身份和感情的寄托。
这种消费观念的改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黄金行业的玩法。
品牌们一股脑地冲进古法黄金这个赛道,竞争自然会越来越激烈。
当所有人都开始讲“传承”和“文化”的故事时,谁的故事能讲得更好听,谁的手艺能做得更精细,谁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
毕竟,潮流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
今天你可能因为一个“永结同心”的戒指被打动,明天可能就会被另一个“招财进宝”的吊坠吸引。
品牌们想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光靠跟风是不行的。
最后,还是要看谁能真正沉下心来,把东西做好,把牌子立住。
至于金价本身,不管是国际市场的3448.1美元,还是国内的788.5元,都只是一个参考。
对普通人来说,是把它当成一种投资,还是一种消费,决定了你看待这些数字的心情。
想明白这一点,可能比单纯纠结今天涨了还是跌了,要重要得多。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