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的群山环抱中,晴隆县光照湖宛如一颗璀璨明珠。白露时节,湖水渐凉,各类淡水鱼正肥美待捕。当地人秉持“取之于自然,回报自然”的古训,探索出“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在这片碧波之上,奏响了一曲生态渔产业的田园牧歌,而贵阳银行的金融服务,恰似这曲牧歌中灵动的音符,为其增添了别样韵律。
201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零网箱·生态鱼”渔业发展,将生态渔业列为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全力推动其蓬勃发展。同年,晴隆县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光照湖库区推行大水面生态养殖,开启了生态渔产业的新征程。
2019年,贵州益寿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依托光照湖丰富的水域资源,投身生态渔业开发探索。与此同时,贵阳银行晴隆支行迅速参与到这一产业发展中来,开始为晴隆生态渔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022年,贵阳银行晴隆支行积极作为,协助企业成功申请2000万元农业农村现代化基金,为企业增资扩容、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
贵阳银行晴隆支行副行长刘光舜与同事来到光照湖,和贵州益寿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一同乘坐当年调研时的船,忆苦思甜。
苦,是公司初创,立足光照湖畔,却因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尝尽苦头;甜,是贵阳银行晴隆支行信贷团队乘渔船绕湖调研,在颠簸的船头精准算出“生态账”,迅速完成1000万元授信,为企业带来发展甘霖,尽享甜头。
光照湖库区总涉水面积达7.5万亩,横跨黔西南州晴隆县,安顺市关岭县、普安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水城区5个县(区)。在全省跨区域湖库生态养殖创新协调机制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寂静的山村因这一池碧波焕发出勃勃生机。
踏入光照湖库区,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排排生态鱼暂养箱有序铺开。工人们三五成群,正热火朝天地开展分拣鱼工作。“我们主要分拣三种规格的鱼,3至7斤的销往川渝,7至15斤的销往江浙沪,15斤以上的销往钓场。”马伟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抱起一条肥硕的鲢鳙鱼展示,阳光下,鱼鳞闪烁着莹润光泽。
马伟介绍,公司在光照湖主要投放鲢鳙鱼,渔场采用“人放天养、以鱼净水、以水养鱼”“不投饵、不投料”的生态渔业循环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光照湖生态渔业水域的生产力,又有效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光照湖水质优良,养出的鱼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预计捕捞量达100多万斤。”马伟满心喜悦地说,“‘贵水黔鱼’能成为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的生态名片,离不开贵阳银行多年来的鼎力支持。”
“2019年,企业初创,资金紧张。贵阳银行迅速行动,累计对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1000余万元,及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马伟清晰记得,那年第一批鱼苗投湖时,刘光舜还亲临现场帮忙清点。如今,光照湖已形成“育苗-养殖-捕捞-餐饮”全链条产业模式,“晴隆鳙鱼”更是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贵阳银行的金融助力下,我们在花贡镇建成了占地150亩的鱼苗基地,培育花鲢、白鲢、草鱼、鲤鱼等多种鱼苗,如今已实现光照湖投放鱼苗的自给自足。”马伟自豪地说。
贵阳银行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破局时“雪中送炭”,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成长时“添柴加薪”,助力企业扩大规模;长效时“保驾护航”,保障企业稳健发展。刘光舜表示:“我们的服务就是跟着产业走、贴着需求帮。”
金融活水顺着光照湖的脉络潺潺流淌,进一步丰富了黔西南州的产业体系,填补了当地大水面渔业产业的空白,推动生态渔产业升级为健康持续的富民产业。刘光舜满怀信心地说:“将紧紧围绕晴隆县‘山上茶果椒、坝区菌畜粮、湖库生态鱼’的产业布局,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让对绿水青山的守护,最终化作金山银山的丰硕回响。”
如今,生态渔产业已成为晴隆县一张闪亮的名片,更是富民强县的坚实支柱。山峦叠翠间,渔民们熟练地收网,一尾尾鲜鱼在网中欢快跳跃,鳞片闪烁着晶莹水光,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这不仅是收获的喜悦,更是大自然对生态守护者的慷慨馈赠。(贵阳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