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国台湾女星大S(徐熙媛)在日本箱根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的消息震惊全网。这场看似“普通感冒”引发的悲剧,却在后续报道中几度反转,牵出家庭责任争议、医疗资源困境与公共卫生警示三重真相。而钟南山院士近日在谈及此案,更将这场明星陨落事件推向更深层次的反思。
大S的离世最初被归因为流感并发肺炎,但随着医学专家深入分析,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她赴日旅游前已出现咳嗽、哮喘症状,却在1月29日抵达日本后仍坚持泡温泉。温差刺激导致甲流病毒迅速侵袭,引发细菌性肺炎,最终演变为败血症和“炎症风暴”。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去世仅72小时,而关键转折点正是被延误的“黄金48小时”。
钟南山院士在5月24日广州科技活动周上对大S离世直言遗憾:“流感治疗的关键在于抓住发病后48小时窗口期,及时用药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这一观点与大S的救治时间线形成残酷对照——她曾在1月31日被送往日本小诊所,却因医疗条件有限未能确诊,直至2月1日转院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医学专家指出,若能在症状初期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或能避免悲剧。
大S去世后,导游爆料称其家人“歌舞升平、延误送医”,引发网友痛斥。但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细节曝光:大S为不让家人担忧,隐瞒了赴日前的身体不适;其母徐妈与妹妹小S在她病情恶化时多次联系医院,却因日本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药品短缺而被迫辗转。
这场争议折射出跨国医疗的现实困境。日本正值流感高发期,东京多家医院因床位紧张拒收急诊患者,而大S家属对当地医疗体系的不熟悉进一步加剧了救治难度。钟南山特别提醒:“在异国他乡突发疾病时,务必优先考虑转诊至具备重症救治能力的医院。” 这一建议与大S家属在慌乱中选择小诊所的决策形成鲜明对比。
大S的婚姻关系在此次事件中被反复提及。现任丈夫具俊晔被日媒拍到在妻子病危期间“戴口罩防传染”“按计划游玩东京”,与其早年“抱妻如厕”的深情人设形成巨大反差。而前夫汪小菲连夜飞赴台湾、社交账号头像转黑等举动,则被网友评价“若他在场,必会掀桌送医”。
这种情感纠葛背后,实则是健康管理意识的警钟。大S长期患有心脏二尖瓣脱垂、癫痫等基础病,三胎流产后体重一度降至39公斤,免疫力严重受损。钟南山强调:“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毒攻击速度远超常人,必须第一时间干预。” 遗憾的是,大S在生命最后时刻仍强撑病体陪伴家人,未能将自身健康置于首位。
在分析大S案例时,钟南山重点强调了两大公共卫生议题。
首先,流感的致命性被严重低估。 流感病毒可直接引发病毒性肺炎,或通过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器官衰竭。大S的“白肺”症状正是典型例证。其次,区分流感与新冠至关重要。 2025年3月以来,我国门诊新冠阳性率从7.5%升至16.2%,但两者治疗方案截然不同。“误将流感当新冠治疗,可能错过救命时机。”钟南山呼吁公众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务必通过核酸检测明确病因。
从明星到普通人,太多悲剧源于“忍一忍就过去”的侥幸心理。正如网友所言:“汪小菲的‘掀桌送医’虽显粗暴,却是对生命最直接的敬畏。” 当我们为“杉菜”的凋零扼腕时,更需记住钟南山的忠告:“病毒从不因身份网开一面,抓住48小时,就是抓住生机。”
下一篇:金价,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