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并不鲜见。但是,你知道吗?在沈阳,如果企业和院校合作,共同把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就业后,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一年以上社会保险,企业就能从政府获得每人5000元标准的一次性培养奖励。10月15日,记者从沈阳市人社局获悉,首批一次性培养奖励31万元已发放到企业。
据了解,2023年,沈阳市人社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共同印发《关于开展校企双制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为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双制培养的积极性,《细则》明确提出激励措施:对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办班,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并经人社部门备案的,若订单班学员毕业后与培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一年及以上社会保险,将按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培养奖励。
《细则》出台后,沈阳市人社局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2家重点企业与16所院校签订订单班合作协议,备案学生达1847人。
日前,第一批企业与院校培养录用的学生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相关企业的培养奖励共计31万元已由市人社局发放到位。沈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政策服务,加强与企业和院校的沟通协作,不断完善校企双制培养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