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 孙佳琪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对“长期不动户”账户开展管控或清理。
“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沉睡账户,怎么办?”“哪怕只有几分钱,那也是用户资产,不能随意处置吧?”“银行存储不都是实名登记的吗?还能找不到人?”网友们议论纷纷,话题“银行清理沉睡账户,卡里的钱怎么办”登上热搜。有些网友担心万一有被自己遗忘的账户,会造成余额“不翼而飞”,也有网友弄不清什么是“沉睡账户”、怎么处理“沉睡账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探访。
济南多家银行表示
暂未接到“沉睡账户”清理通知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凤台农村商业银行、葫芦岛银行、湖北枝江农商银行等多家地方商业银行均发文提示,银行将进一步清理个人长期不动户。
记者并未在网上查到济南相关银行进行“沉睡账户”清理的公告,于是打电话给媒体报道中提及次数最多的兴业银行。“我们这边是总部,各分行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您还是要咨询当地分行。”总部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记者根据客服人员提供的联系方式,多次拨打兴业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20日,记者以代家人询问为由,来到济南历下区一家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咨询。
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暂未接到相关通知,如果想注销“沉睡账户”,就近到任一网点查询、注销即可。上述工作人员让记者扫码加了客户群,记者就“沉睡账户”相关标准询问了高级客户经理唐先生。
“长期不动户认定标准为账户余额10元(含)以下,无该行个人贷款还款、代销基金产品、理财产品、三方存管等签约关系且账户连续365天(含)以上未发生任何非结息交易的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金融社保卡、公积金卡除外)。”唐经理表示。
记者以相同的理由,又来到一家中国工商银行进行咨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也关注到了相关新闻,“我们一线工作人员暂时没有接到通知,接到通知会在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公告,详细说明‘沉睡账户’范围、提醒提示时间、如何操作等条款。”
“‘沉睡账户’就是咱们之前说的长期不动户。”对于“沉睡账户”的定义,泰安市农商行某分行会计主管陈主任给出了具体认定标准,“近三年未发生业务,账户余额小于10元,未进行冻结、挂失和账户状态控制,且无任何协议签约(不含短信通)的银行账户。”陈主任同时表示,满足标准后银行系统会自动将其划归为沉睡账户,不需要进行人工申请。
一家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同样表示,没有收到清退“睡眠账户”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对个人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各有不同。如账户未发生交易的期限方面,银行的认定标准从1年到3年不等;在卡内金额方面,银行的认定标准则从10元以内至100元以内不等。
有的银行改变了“沉睡账户”的认定标准。拿建设银行为例,记者查询得知,去年建设银行“关于个人沉睡账户提醒工作的公告”显示,本公告所称“沉睡账户”是指截至2023年9月30日,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
“我们银行是6个月不用就会变为长期不动户,长期不动户会限制柜台以外的交易。”上述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
“沉睡账户”不等于注销账户
即使销户,钱也能要回来
值得注意的是,“沉睡账户”并不等同于注销账户,也就是说,这个银行账户仍归客户所有,在客户名下。“目前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或者持身份证到柜台查询名下有哪些银行卡是‘睡眠账户’。如果想将‘睡眠账户’恢复正常,可在我们农商行全省任一营业机构进行办理。”陈主任说。
从网上的议论来看,很多网友担心自己“沉睡账户”里的钱会不翼而飞,也担心后续无法正常使用相关服务。其实,储户大可不必有这些顾虑。
在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过程中,银行会通过短信通知、手机银行提醒等方式联系账户持有人。如果想继续保留账户的,只要在银行实施管控之前进行一笔主动交易就行。“如果客户要求注销‘睡眠账户’,银行会按照客户需求将余额进行退还。”陈主任表示。
在清理时间过后,仍然没有任何主动交易的,银行将对相关账户进行销户。如果账户里还有没被取出或划转的资金,这笔钱会转入久悬未取专户管理。资金的归属权始终属于储户,银行只是负责集中管理,不会占用、挪用或没收。
也就是说,即使销户了,里面如果有余额,储户也可以找到银行要回来。
为了不让自己的账户“沉睡”,专家给储户支了招。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储户应主动管理银行账户,避免因账户长期闲置被管控,具体可遵循“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善用工具查账户——每月花1分钟通过云闪付“一键查卡”功能,摸清自身名下沉睡账户数量,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及时注销闲置卡——对确认不再使用的账户果断注销,仅保留日常所需的必要账户,减少管理负担与风险隐患;第三步,定期操作保活跃——对需保留的账户,可每月存10元或转账10元,通过小额操作维持账户活性。
人均7张银行卡
清理“沉睡账户”很有必要
这波“沉睡账户”清理潮并非突如其来。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20年便印发《关于开展个人银行账户清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进一步组织银行开展‘一人多卡’及长期不动户清理行动,督促各银行在2021年实现银行卡数量显著下降。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明确将“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纳入管理范围。
央行曾明确披露,2024年一季度人均持有银行卡6.97张、二季度6.99张、年末7.04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专项工作显示,全国待清理的“沉睡账户”中,超60%余额低于100元,且3年以上无交易的账户占比达41.2%;重庆、河北等地唤醒的“沉睡账户”中,余额低于10元的占比超58%。
对银行而言,沉睡账户是沉重的“运营包袱”。中国银行业协会调研显示,部分银行低活跃账户(含沉睡账户)占比达20%-30%,这类账户占据的系统存储、人工核查等管理资源超15%,但贡献的营收不足0.5%。
从公安与银行的反诈实践来看,涉诈银行卡中近半数为长期闲置的沉睡账户——这类账户因用户遗忘管理,常存在身份信息未及时更新、初始密码未修改、绑定手机号已注销等漏洞,一旦卡号或身份证信息泄露,极易被诈骗分子用作转移赃款的“工具卡”。
2024年10月,邮储银行郴州分行就曾拦截一起典型案例:一名客户的长期“睡眠账户”突然汇入5.3万元涉诈资金,柜员发现账户交易习惯异常(此前无资金留存、单日大额入账)后立即报警,最终查实该账户被诈骗团伙冒用,成功堵截资金损失。类似情况在全国多地频发,沈阳银行机构2024年全年排查的105.6万张涉案一级卡中,超40%为三年以上无主动交易的“沉睡账户”,部分卡主直至账户被冻结才知晓账户被冒用。
说到底,银行清理账户是怕闲置卡被坏人冒用,反而在帮我们守住“钱袋子”!但这份守护从来不是金融机构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储户配合,比如用云闪付查卡、及时注销不用的账户等,与银行一起筑牢安全防线,让金融安全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