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人在延吉,这案子你们管不了!”信用卡欠款8万元被起诉后,被告李某(化名)一通电话打到速裁庭,试图以“管辖权异议”拖延诉讼,却没想到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副庭长刘丽娟不仅耐心释法,更用一场线上调解,帮她卸下了“还款重担”。
原告某银行因李某拖欠信用卡本金8万元及利息、罚息,多次催收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分到南关法院速裁庭后,承办法官刘丽娟第一时间安排书记员向李某送达开庭传票,开庭时间未到,李某的电话先打了进来。
“我现在在延吉,不在长春,你们没管辖权,这案子开不了庭!”电话里,李某直言自己听说“提管辖权异议能拖一阵”,反复强调“没钱还款”,试图回避诉讼。
法官没有简单驳回,而是针对信用卡纠纷的管辖权规定,耐心向李某释法:“根据法律规定,信用卡合同中已明确约定,发生纠纷由发卡行所在地法院管辖,也就是我们法院有管辖权,提异议并不能改变结果,反而会耽误你协商还款的时间。”
听法官讲清法律后果,李某的态度软了下来,但仍纠结“没钱还”。法官在沟通中了解到,李某离异后独自抚养孩子,父母年事已高且都患病,因单位效益差又面临被降薪的困境,对于还款心有余而力不足,试图拖延也实在是无奈之举。考虑到速裁案件“快审快结、调判结合”的原则,法官在开庭前主动帮李某想办法:“如果确实有困难,我们可以和银行沟通,帮你争取分期还款,还能申请减免利息和罚息,但诉讼费需要你承担,这是诉讼的基本成本。”
可李某又犯了难,既想分期,又不愿承担诉讼费,还提出“人在外地来不了,能不能网上开庭”。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法官一口答应线上开庭,并提前调试好设备,确保庭审顺利进行。
网上开庭当天,法官没有直接进入庭审程序,而是再次组织双方调解。一边向银行说明李某的经济状况,争取到“分12期还款、全额减免利息罚息”的最优方案;另一边又向李某释明,诉讼费是法院依法收取的费用,即便调解结案,也需按规定承担,最终李某同意承担诉讼费。
最终,在速裁法官的“线上调解+释法引导”下,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分12期偿还信用卡本金8万元,利息罚息减免,诉讼费由李某承担。后续经法官回访,李某确实按约还款。
法官提醒:
1. 管辖权异议不是“拖延神器”:管辖权有明确法律规定,无正当理由提异议,不仅无法拖延诉讼,还可能因“滥用异议权”被法院训诫,浪费时间和司法资源。
2. 信用卡欠款别“躲”别“拖”:拖欠信用卡不仅影响征信,还可能面临违约金、罚息叠加,一旦被起诉,法院会根据欠款人的实际经济状况,积极组织双方协商分期、减免等方案,主动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速裁审判庭聚焦简单民事纠纷,通过“线上开庭+调解优先”,既能快速定分止争,又能最大限度考虑当事人实际困难,用柔性司法化解矛盾。今后,南关法院将持续优化速裁工作,深化柔性司法举措,提升纠纷化解质效,以更高效、温暖的司法服务,守护群众权益、维护辖区和谐。
来源:长春南关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