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国际金价继续延续下跌趋势。这一波金价暴跌,不少投资客发出了哀嚎,但有金店却仍在逆势上调价格。网友爆料称,周大福门店定价类商品已全部下架,店员忙着换价签。28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从周大福门店获悉,其定价产品将于今日完成价格上调。这是周大福年内第二次提价。26日,老铺黄金大幅上调黄金饰品售价,涨幅在20%左右,这是其第三轮上调价格。截至28日17:00,现货黄金盘中跌破3900美元/盎司,为10月6日以来首次,日内跌幅扩大至2%。近6个交易日,现货黄金有5个交易日下跌。
国际金价暴跌,是“倒车接人”还是顶部崩塌?头部金店产品又为何逆势提价?黄金及其产品的投资逻辑是否生变?上游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梳理。

有头部金店宣布上调黄金产品价格。网页截图
持续暴跌黄金行情结束了吗
今日金价下行延续上周的下跌趋势,10月28日,金价下跌,最低跌至3963.5美元/盎司,创下10月10日以来新低。截至28日午间,伦敦现货黄金报3971.9美元/盎司。累计跌幅创十年来最大单周回调之一。
随着8月底国际金价一路攀升,伦敦黄金期现货价格累计涨幅曾高达近70%。然而10月21日,金价迎来一场惊心动魄的“高台跳水”。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在盘中一度大跌6.3%,最终收跌5.31%,不仅刷新了12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纪录,也成为了其有记录以来第15大的单日跌幅。 “金价大跌”等相关词条迅速登上热搜,不少投资者感叹:“一觉醒来,黄金崩盘了,从未见过如此剧烈的跌幅。”
有媒体报道称,随着金价下跌,第一批“受害者”也随之出现。之前有大批大学生涌入黄金市场,在理财平台定投黄金ETF或购买积存金。“把生活费亏没了”“一天跌光一月收益”“没钱再补仓了”……
黄金市场的“狂泻”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究竟是“倒车接人”还是“顶部崩塌”?分析人士表示,前期金价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投资者获利回吐操作增加、市场对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担忧有所缓解、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等是导致金价大跌的主要原因。
IG公司市场分析师托尼·西卡莫尔表示,前期黄金市场持续大幅拉升,超买程度严重。不过,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称,有分析人士认为,推动金价连续创下历史新高的长期驱动因素依然存在,预计未来几个月金价将恢复上涨。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资深分析师邵翔分析,结合近几周金银行情,此次下跌更偏向情绪性加速行情的“退潮”。在美国经济数据真空期内,金银本轮调整主要以“去泡沫”、降温为主,其背后的核心叙事逻辑仍在。但若经济数据“回归”,市场大概率将迎来第二波调整。
头部金店逆势上调定价黄金产品
金价高位震荡下,国内金饰价格28日也大幅下调。记者查询发现,周大福黄金报价1198元/克,单日下跌25元;老庙黄金报价1192元/克,较前一日下跌28元/克;周生生报价1199元/克,较前一日下跌24元/克;老凤祥报价1202元/克,单日下跌18元/克。
虽然金饰价格与国际黄金价格高度相关,但头部金饰店的定价黄金产品却接连涨价。10月17日,老铺黄金发布调价预告,称将于2025年10月26日进行产品价格调整。26日,调价正式兑现,相较今年8月时产品5%-13%的涨幅,本次老铺黄金多款产品涨幅超20%,加价力度不小。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调价,此前的调价日期分别在今年2月份和8月份。
周大福方面也曾表示,考虑到金价持续上涨对成本的影响,集团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格,其中大多数产品的提价幅度预计在12%至18%。28日,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周大福在电商平台上发布了调价公告:“本店部分定价黄金产品将于2025年10月27日起执行价格上调,并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24:00前全部调整完毕。”
随后,记者致电周大福重庆一家线下门店了解情况,该门店工作人员证实,周大福的定价黄金产品的确上调了价格,涨幅根据具体产品而定。以一款三角钻男戒MRU7为例,调价前的价格是13998元,周大福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告诉记者,调整后预计价格是17998元,上涨了4000元。
不仅是周大福、老铺黄金,2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周生生重庆一家线下门店获悉,周生生在10月20日对“一口价”黄金产品也完成了调价。与金饰价格高度相关的黄金价格持续下跌,为何定价黄金产品不降反涨呢?上述三家头部金店工作人员均表示,调价是公司行为,自己并不知道其中缘由。
在国际金价下跌的背景下,为何头部金饰品牌逆势提价?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总监李钢对中新经纬表示,这体现了品牌“去金价化”的定价逻辑。一方面,金价波动导致终端利润空间被压缩,品牌通过提升加工费占比来维持毛利;另一方面,品牌主动强化“黄金=保值”的心理预期,将黄金消费从“克重逻辑”转向“文化认同与身份象征”。
李钢指出,这种“现货跌、终端涨”也带来潜在风险,若金价持续回调,前期被透支的婚庆与囤积需求将难以持续释放;消费者“买贵卖贱”的认知也可能加剧,品牌信任度面临考验。“因此,本轮涨价更多是品牌维稳利润与强化高端定位的主动选择,而非市场供需驱动。”
应重点关注短期回调风险
在金价高位震荡下,最近,多家银行密集宣布调整黄金产品的投资规则。17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客户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这是9月底以来,建设银行第三次向客户发布有关贵金属业务的市场风险提示公告。
21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计划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按金额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人民币1000元起调整为人民币1200元起;按重量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为1克不变。
24日,交通银行也发布公告:自2025年10月27日9:30,该行贵金属钱包积存计划起点金额将调整为随金价浮动的方式,积存金额需大于等于实时金价,且符合积存交易递增单位要求(100的整数倍)。
对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银行调整贵金属业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近期金价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显著上升。这些调整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尤其是在当前金价高位震荡、波动性增强的背景下。
在当下的环境下,就普通投资者而言,该如何操作?
国元期货有色分析负责人范芮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投资者风险偏好以及投资周期。一般投资者由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有限,需要谨慎判断自己可接受的投资周期,如果能够接受较长投资周期,可考虑配置金条等实物类黄金资产。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建议,黄金的大牛市是短期震荡,并没有就此见顶,在此情况下,仍可以投资黄金,但需理性看待当前黄金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