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上市2025年三季报,从贷款结构看,零售与对公分别有何表现?
从国有大行及披露相关数据的部分股份行看,对公贷款仍是银行信贷增速的主力军,前三季度增速显著高于零售贷款。比如,三季报显示,国有大行方面,邮储银行前三季度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9%,而公司贷款则较上年末大增近18%;股份行方面,、、前三季度个人贷款均为负增长,而公司贷款则均为正增长。
不过,多家股份行零售AUM增长仍强劲。比如,前三季度,零售AUM高达1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9%;个人金融资产余额AUM(含市值)4.62万亿元,较上年末大增19.07%。
零售贷款增速跑输对公,
农建工个人贷款规模均超9万亿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银行三季报整理
国有大行方面,对比个人贷款与公司贷款情况,前者增速明显慢于后者。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六大行个人贷款增速虽然均为正,但仅增幅超过5%,其他均不足5%。
整体来看,截至9月末,个人贷款规模在大行中排名第一,个人贷款达93333.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5%。而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贷款规模还未超过和,彼时,农建工个贷规模分别为8.81万亿元、8.87万亿元、8.96万亿元。
截至9月末,个人贷款和垫款排名第二,为91074.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5%;个人贷款91015.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1%;个人贷款68629.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56%,增幅在六家大行中垫底。
与此同时,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个人贷款48623.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7.54亿元,增长1.90%,该行在三季报补充说明,主要是其充分发挥零售银行战略优势,紧抓政策机遇,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个人小额及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带动。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亦是唯一一家个人贷款规模高于公司贷款的国有大行。
9月末,个人贷款余额28460.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6.21亿元,增幅3.4%。虽然该行的公司类贷款不良率下降较多,从去年末的1.47%降至1.24%。但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明显,从去年末的1.08%增至1.42%。其中,不良率从去年末的2.34%增至2.91%,抬升了0.57个百分点,住款、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及其他的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抬升。
与个人贷款相比,六大行公司贷款增速持续优化。其中,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公司贷款增幅均超过10%,前者为11.71%,后者为17.91%。
其中,邮储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该行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公司贷款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民生兴业平安个贷增速为负,
招行零售贷款不良率抬升

从上述已披露相关数据的股份行看,公司贷款增速同样显著高于个人贷款,“零售拉垮、对公支撑”的格局在今年前三季度依旧存在。其中,三家股份行零售贷款增速为负数,分别是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值得注意的是,此三家银行去年同期的零售贷款增速同样为负。
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指出,2025年9月末,本行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其中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为63.6%。上述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52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006.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消费性贷款余额4605.3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经营性贷款余额5156.4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
此外,该行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4.93%,较去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与此同时,企业贷款平均收益率3.10%,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基点。该行在三季报中解释,一是本行坚持贯彻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资产结构调整效果显现,优质资产占比提升;二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持续释放,叠加重定价效应影响,贷款组合收益率同比下行。
不过,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下降0.15个百分点至1.24%。相对而言,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较上年末增加0.16个百分点至0.86%。对此,该行解释,主要是部分存量业务风险增加,但对整体资产质量影响可控,企业信贷风险指标保持良好水平。
从总量看,招商银行零售贷款规模在上述股份行中排名首位,也是唯一超过3.6万亿元的股份行。
不过,截至9月末,该行零售贷款增速显著慢于公司贷款。三季报显示,集团零售贷款36966.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主要是在当前经济调整转型阶段,居民消费意愿仍待进一步提振,消费类贷款增长相对偏慢。
另外,从不良情况看,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从去年末的0.98%增至今年三季度的1.05%;而公司贷款不良率则从去年末的1.01%降至如今的0.82%。
前三季度,招商银行净利差1.77%,净利息收益率1.87%,同比分别下降10和12个基点。该行解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叠加有效信贷需求尤其是零售贷款需求不足、新发生信贷业务收益率同比下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是拉低净利息收益率的主要因素。
多家银行零售客户增长,
有高管明确提升零售市场份额目标不变
除了贷款相关核心数据,部分上市银行还披露了其他与零售相关联的信息。
前三季度,多家股份行零售AUM增长强劲。比如,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零售客户2.2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4.76%;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65975.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08.09亿元,增幅11.19%。
同时,该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578.1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42%,其中,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191418户,较上年末增长13.2%。
浦发银行三季报显示,9月末,该行个人金融资产余额AUM(含市值)4.6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74万亿元,增长19.07%。
此外,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12758.8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2148.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5%。
光大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行零售AUM3.15万亿元,较6月末的?3.1万亿元增加0.05万亿元。?
在近期举行的上市银行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部分管理层亦提及了零售相关内容。比如,民生银行管理层在说明会上表示,该行前三季度零售AUM两万级以上的客户增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增量,并且,前三季度私人银行客户增量达到去年全年增量的1.6倍。
该行管理层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坚定不移的将零售业务作为长期性、基础性战略业务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向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专业能力。”
另外,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在说明会上表示,短期来看,虽然零售资产需求不足,但招行仍将高度重视、全力推动零售资产配置。不论市场怎么变,招行对零售资产市场份额提升的目标不变,仍将努力提升零售资产的市场份额,来增厚此压舱石资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