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中金点睛”11月17日消息,中金发布2026年展望称,从历史比较角度看,本轮黄金牛市可能尚未结束。其依据在于,本轮黄金牛市的涨幅与持续时间仍低于上世纪70年代和2000年代两轮主要上涨周期。进一步考虑到当前宏观不确定性、全球储备结构调整的长期性以及美元周期潜在下行,因此中金认为黄金牛市尚未进入尾声。

中金认为,除非美联储彻底结束宽松周期或美国经济重新进入“通胀下行+增长上行”的强复苏阶段,否则黄金的中期上涨逻辑仍将维持。在此趋势延续下,不排除明年黄金价格突破5000美元/盎司的可能。
配置建议方面,黄金受益于美联储宽松周期与货币秩序重构,但当前估值偏贵。因此建议维持超配黄金,同时减少追涨杀跌操作,采取逢低增配与定投策略,更关注其长期资产配置价值。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牛市逻辑明确,但黄金作为当前估值较高的大类资产之一,可能会增加资产组合波动。
转向股票市场,中金认为,中国股票将继续受益于AI科技浪潮与流动性宽裕,加之估值合理。尽管年末波动可能增大,但尚未出现牛市顶部信号,故此建议维持超配,并保持内部风格更均衡。
同时,看多逻辑也适用于美股,但鉴于美元贬值周期下美股弹性偏低且存在高估值担忧,追高风险较大,所以建议维持标配。
固定收益方面,虽然中国利率中枢仍有下行空间,但由于中债估值偏贵,上涨空间有限,最终建议低配。与之相比,美债受益于美联储宽松周期,但中期面临通胀和债务风险,综合来看建议维持中性标配。
摘要全文如下。
寻找中国股票与黄金牛市的顶部规律
我们总结全球大类资产的牛熊切换规律,发现美股牛长熊短,牛市总时长占比超过80%,判断顶部难度较高,择时性价比很低;中国股票牛市总时长占比并不低,但牛熊切换相对频繁,判断牛市顶部的重要性高;黄金牛市和熊市都很长,切换频率低,涨跌幅度大,判断顶部同样重要。对比本轮牛市时长与历史时长中位数,结合牛熊择时性价比,我们认为中国股票与黄金牛市顶部判断最为重要。
我们从经济、政策、宏观流动性、盈利与估值水平五个维度总结中国股票的顶部规律,发现经济与政策信号较为准确,流动性、盈利与估值信号指引效果有限。当经济进入类滞胀或放缓阶段,或宏观、监管、产业政策收紧时,往往预示市场顶部。由于经济与市场拐点时点接近,有时政策方向相异、变化较快、内容复杂,因此准确及时地理解经济与政策信号并不容易,导致逃顶在实操中相当困难。
我们从美国经济前景、美联储政策、美国财政政策、全球央行购金、估值五个维度总结黄金的顶部规律,发现美联储政策信号最为准确,过去五轮黄金牛市中有四轮在美联储政策预期收紧时终结。由于美国经济与政策信号一致性较强,且美联储对政策前景提供明确前瞻指引,因此判断黄金顶部的难度低于中美股票。虽然美国财政政策与全球央行购金对黄金价格中枢具有较好解释力,但对于顶部时点判断的指示意义较弱。
2026年市场趋势能否改变?关注4个因素
根据上述资产顶部规律,我们认为2026年需重点关注4个因素,如果出现超预期变化则可能改变股票与黄金的牛市趋势:
1)增长转向。目前中国弱复苏,美国走向滞胀,但如果政策发力导致中美经济修复超预期,可能延长股票牛市,但对黄金牛市不利。
2)政策趋紧。目前中美政策都偏宽松,支持黄金与股票表现。但如果美联储出于通胀担忧,放缓降息节奏,或中国增量政策节奏偏慢,导致宏观流动性回落,可能对股票与黄金牛市趋势不利。
3)估值偏高。中国股票估值居中、压力较小,但黄金与美股估值偏高,存在高估值压力。
4)地缘冲击。意外地缘事件可能延长黄金牛市,但对股票牛市不利。
展望2026年,目前还没有充分数据支持中美经济增长明显改善;即使美联储有所紧缩,但5月主席换届后,政策最终仍可能走向宽松;中国处于弱复苏阶段,政策大概率会动态调整,可以期待增量政策托底经济;市场顶部估值差异极大,估值水平无法提供准确见顶信号;地缘事件发生时间高度不确定,且大部分地缘事件对市场冲击会很快均值回归。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上述4种因素短期尚不足改变中国股票与黄金的牛市趋势,因此建议乘势而上,维持超配中国股票与黄金。如果上述因素影响超预期,最终改变市场趋势,总体利好商品。为了对冲市场趋势改变的风险,我们建议资产配置未雨绸缪,增加商品配置。
资产配置建议:超配中国股票与黄金,标配美股与美债,商品上调至标配,中债下调至低配
中国股票继续受益于AI科技浪潮与流动性宽裕,估值合理,虽然可能年末波动增大,但尚未看到牛市顶部信号,建议维持超配,内部风格更均衡。
同样看多逻辑也适用于美股,但美元贬值周期中美股弹性偏低且存在高估值担忧,追高风险大,建议标配。虽然中国利率中枢仍有机会继续下行,但中债估值偏贵,上涨空间有限,建议低配。
美债受益于美联储宽松周期,但中期面临通胀和债务风险,维持中性标配。商品既能对冲黄金与股票趋势改变的风险,又有流动性宽松后的补涨逻辑,建议从低配上调至标配。黄金受益于美联储宽松周期与货币秩序重构,但估值偏贵,建议维持超配,减少追涨杀跌操作,逢低增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