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8日,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基金(The Future Fund)发布最新报告,称全球经济正面临“更频繁、更强烈的新型冲击”的风险日益加剧。作为应对,该基金已提升黄金、主动管理的股票以及对冲基金的配置比例。
不仅澳大利亚如此,阿塞拜疆的主权财富基金国家石油基金(SOFAZ)在今年上半年净购买黄金总量达35吨,已达到其投资政策中贵金属配置的上限。在养老基金方面,印度养老金监管机构已在考虑放宽对黄金投资的限制,拟允许养老金配置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
世界黄金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黄金需求同比增长1%,达到3717吨,以价值计算则增长41%,达到3840亿美元。前三个季度,投资者创造了222吨的黄金ETF买入量,金条和金币需求连续第四个季度超过300吨,共同拉动了整体需求的攀升。
展望2026年,高盛在17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到2026年底黄金价格将升至每盎司4900美元,如果私人投资者继续通过黄金分散投资组合,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截至记者发稿时,现货黄金价格约为每盎司4011美元。

新投资秩序下黄金的作用
澳大利亚未来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2610亿澳元(约合1.2万亿元人民币)。该基金的投资目标为实现高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每年4%至5%的长期回报,同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但不过度”的水平。
前述报告称,当前世界投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规则逐渐失效,不确定性显著加剧,全球经济、社会与环境系统预计将面临更频繁也更剧烈的冲击。新投资秩序的特征包括冲突频发、政策干预增多、通胀压力上升、经济分化加深、市场波动性增强,以及资产类别之间相关性,即传统对冲效果的不确定性上升。
该基金以对抗通胀为例解释了其策略,包括削减名义政府债券敞口,增加通胀挂钩债券配置;增持基础设施等实物资产,因为这一类别资产的现金流与通胀挂钩;扩大黄金等大宗商品资产配置,以提供针对供应驱动型通胀和滞胀的不对称保护;并拓展另类投资,以实现真正的多元化。
报告认为,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实物资产在高意外通胀阶段,特别是由商品冲击引发的价格飙升情况下,能够提供有力的对冲效果。黄金是该基金应对通胀脆弱性的多资产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在货币通胀时期,黄金充当价值储存手段,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时,黄金同样发挥这一功能。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持续
根据景顺(Invesco)投资公司今年对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58家中央银行开展的调查,主权投资者正因地缘政治紧张、通胀压力及金融市场波动而重新调整其资产配置。其中,64%的央行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外汇储备,多元化和黄金配置成为核心策略;47%的央行明确表示将增持黄金,作为“对冲美国债务水平攀升、储备资产武器化以及全球碎片化风险的战略工具”。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需求仍处高位,达220吨,较上季度增长28%。高盛的最新报告也认为,全球央行在11月很可能继续大量购买黄金,预计各央行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期间的月均购金量将达到80吨。“我们认为,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是一个多年的趋势,其目的在于通过资产多元化来对冲地缘政治与金融风险。”高盛写道。
此外,全球实物支持型黄金ETF已连续五个月实现资金净流入,10月份净流入额达82亿美元。尽管增速较上月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年初至今的月均水平71亿美元。全球黄金ETF正迈向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年度表现。分区域看,北美与亚洲在10月资金流入中领先,而欧洲成为唯一出现净流出的地区。截至10月底,全球黄金ETF的总管理资产(AUM)环比增长6%,达到5030亿美元,持仓量环比上升1%,至3893吨。
从价格趋势看,上个月,美国银行上调了对黄金的价格预期,将2026年黄金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5000美元,平均价为4400美元。摩根士丹利也认为,黄金价格有潜力在2026年中期升至每盎司4500美元。瑞银(UBS)则称,黄金近期的回调仅仅是其持续牛市中的一次暂停,该机构维持未来12个月每盎司4200美元的目标价,同时表示,如果政治和金融市场风险显著上升,黄金有可能突破其上行目标价4700美元。
值班编辑: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