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长沙银行拟批量处置近7亿元不良资产,银行业加速不良资产转让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11月18日,长沙银行公告称,该行于日前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并对多项议案进行审议表决,其中包括拟批量处置金额高达69527.02万元的不良资产。
拟批量处置近7亿元不良资产
根据公告,长沙银行董事会同意对债权金额合计69527.02万元的7户不良资产进行批量转让处置。
对于本次不良资产处置,有接近长沙银行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是正常主动的治理行为,目的是提高处置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长沙银行成立于1997年5月,是湖南省最大的法人金融企业及首家上市银行,该行于2018年9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注册资本为40.22亿元。
从经营业绩来看,今年长沙银行的资产质量略有下滑。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1.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8%,较上年末增长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11.88%,较上年末下降0.92个百分点。
截至三季度末,长沙银行资产总额为12436.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报告期内,该行营业收入为197.2亿元,同比上升1.3%;归母净利润为65.6亿元,同比上升6.0%。
银行加大对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步入四季度以来,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节奏明显加快,多家银行宣布对不良资产处置。
10月10日,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公开挂牌转让一宗债权资产,涉及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叠加代垫司法费用1.26亿元,债权总额合计约700亿元,且本次转让的初步最低代价总额不低于488.83亿元,约为债权总额七折。
对于不良资产转让,该行表示,此举能将多年积存的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一次出清,预期将大幅度改善该行的资产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
10月9日,广州农商行披露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已批准一项“潜在非常重大出售事项”,拟转让合计约189.28亿元的信贷资产包。该资产包截至今年6月末的本金规模为149.78亿元,利息为38.97亿元,另含代垫司法费用0.51亿元与违约金0.02亿元。
在业内看来,银行加速推进不良资产转让工作,是政策、监管、自身经营及模式优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持续暴露,对银行的信贷资源占用呈现挤压趋势,不利于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银行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处置转让,不仅能够收回现金,还可对银行的拨备管理以及税务调节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临近年底,银行更有动力去加速处置,进而有效改善其经营数据和财务报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达1.5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同时,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资产余额为3.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出现“双降”。
编辑:杜妍
校对:王玥
制作:鹿米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