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侯雅文 张纡青 赖伟达
据深圳海关统计,2025年前5个月,深圳市出口电动汽车111.8亿元,同比增长16.7%。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速发展的浪潮中,深圳海关以精准服务,构建电动汽车出海“黄金通道”,护航“中国智造”闪耀世界舞台。
深圳海关所属梅沙海关官员护航国产汽车“出海”。(深圳海关供图)
据比亚迪方面统计,2025年前5个月,比亚迪出口汽车超38万台,同比增长93%。目前,比亚迪新能源的足迹已经覆盖全球六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这是当前“中国智造”火热“出海”的缩影,也是深圳海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属于第9类危险品,出口前必须办理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俗称‘危包证’。”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关务部经理刘锋介绍,“我们车型多、电池型号也复杂,加之危险品国际物流舱位紧张、成本高,这些都对通关时效提出了极高要求。一旦产品下线后无法及时获得‘危包证’,就可能错过船期,影响整个海外交付计划。”
面对企业的“急难愁盼”,深圳海关推出一系列创新监管和服务举措。包括:迅速组织业务骨干“一对一”精准辅导,主动对接企业的出货计划,提前审核单证资料,并创新应用出口锂电池“批次检验”监管模式,叠加ERP智能化联网监管。在严密监管的前提下,降低车企约40%的查验频次,整体通关时效提升50%,为企业的核心配件出口提供有力保障。
“每次我们有紧急的出货需求,海关都能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安排查验出证。业务中遇到新问题,专家团队总能给予我们政策范围内最大的便利和专业的指导,让我们对产品出海更有底气!”刘锋补充道,“深圳海关在AEO高级认证企业培育、风险信息预警等方面也给予了我们多方位、全链条的支持,这对于我们持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帮助很大。”
据悉,为护航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圳海关专门设立“新能源产业赋能基地”,专精于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政策帮扶指导。包括,实时跟踪国外市场政策法规变化、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等信息,向企业做好风险预警等。通过及时加强政策宣讲和调研,指导企业做好风险评估与应对,助力更多“中国智造”闪耀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