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廖丹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NO.1中小金融机构“瘦身健体”提速 年内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7月10日消息,截至7月9日,2025年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数量显著高于2023、2024年同期。相关村镇银行多数被城商行、农商行吸收合并并设为分支行。例如,蒙商银行吸收合并11家旗下村镇银行,而国有大行也首次加入村镇银行兼并重组的队伍。
点评:村镇银行批量解散反映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通过兼并重组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未来中小银行的重组速度仍将加快,村镇银行数量会进一步减少。
NO.2 北京市互金协会发布风险提示:警惕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非法集资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日前发布关于警惕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该提示揭露了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假借“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噱头,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此类活动呈现出资质缺失、概念包装、资金池运作等特征,易演变为金融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协会呼吁公众警惕高回报承诺,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资质,远离虚拟货币炒作。
点评:警示反映监管对新型金融犯罪的高度警觉,此举有助于遏制非法集资风险向金融科技领域蔓延。长期看将促进数字资产市场规范发展,倒逼合规金融科技产品创新。
NO.3 27家A股上市银行年度“红包”落袋
7月以来,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十余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利润分配实施公告。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至少27家完成2024年度分红实施,10家发布分红公告。分红主力为国有大行及头部股份行。万得数据显示,2024年,A股42家上市银行累计分红总额超63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近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点评:银行底层资产风险有兜底,资产质量稳健,基本面从顺周期转为弱周期。板块业绩和股息率稳定性强,资本补充渠道增加,投资面也从顺周期转为弱周期。如果无风险利率下行,银行稳健的股息将持续保持吸引力。
NO.4 二季度北向资金加仓548亿元,重仓金融与工业板块
2025年二季度北向资金持仓总市值达2.28万亿元,环比增加548亿元。其中,金融、工业、医疗保健板块加仓最多,二季度分别加仓446.19亿元、236.92亿元、130.91亿元。金融板块方面,平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银河被加仓最多,区间净买入金额分别为20.60亿元、15.92亿元、11.09亿元。
点评:今年以来,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板块不断走高。外资加仓金融板块印证银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这一配置变化将强化A股结构性行情,推动相关板块估值修复。
NO.5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之间
当地时间7月9日,美联储公布6月会议纪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同意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之间。与会者认为,尽管经济活动稳步扩张且失业率保持低位,但通胀率仍略高于目标水平。与会者一致认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弱但仍然居高不下。
点评: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表态凸显其对通胀韧性的警惕,尽管经济扩张势头未减,但高不确定性可能抑制市场风险偏好。短期看,利率“高位持久化”预期或加剧全球资本流动波动,新兴市场需防范外溢压力;长期而言,若通胀未如期回落,美联储延迟降息将制约其他央行的宽松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