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金海街道欧厝新村“四统房”通过整合零散宅基地,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厦门农商银行对此投放贷款超1100万元,助力居民实现安居梦(资料图)。
厦门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进同安区祥平街道移民造福安置小区二期,为居民送上便民服务、宣传金融知识。厦门农商银行供图
翔安区大嶝街道田墘新村“四统房”配套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生鲜超市、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厦门农商银行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向155户居民发放住房按揭贷款1.04亿元(资料图)。
双沪新村“四统房”位于翔安区大嶝街道,是厦门市首批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设的项目,厦门农商银行为49户居民提供10年期住房按揭贷款1960万元。厦门农商银行供图
厦门农商银行提供600多万元资金,助力打造“欧厝渔港”这一“文创IP+旅游”集体项目(资料图)。
安居,方能乐业。住房乃民生之本,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如今,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山海之间,一幅关于“家”的美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当高山村民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下山”,当沿海渔民怀揣着“上楼”梦想展望未来,在助力打通安居惠民“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厦门农商银行从与农相伴的百姓银行定位出发,以金融为笔,以创新为墨,持续勾勒“居者优其屋”的温暖图景,托起更多村(居)民的安居梦。
茶农“下山”
从地质隐患威胁 到安居增收的跨越
“以前下山需要一个多小时,搬到这里后方便很多,也用不着担心刮风下雨。”同安区祥平街道移民造福安置小区二期内,告别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们高兴地说。2022年初,同安区莲花镇淡溪村、西坑村等约2400名群众,从“悬在山腰”的旧居搬迁至此,西坑村村民连木青便是其中之一。
住进安全的新房子,如何扎根致富成为新课题。拿到安置房钥匙的那一刻,连木青萌生了把房子装修出租补贴家用的念头。那么,装修资金从哪来?连木青犯愁之际,扎根莲花镇多年的“老朋友”厦门农商银行送来“定心丸”。该行敏锐捕捉到西坑村整村搬迁的需求,迅速制定“富保贷”业务专案:额度最高50万元,期限长达15年,精准对接村民下山后的安居乐业梦想。
连木青成为首位受益者。2022年8月,她收到了下山后的首笔租金。尝到甜头后,她又将另外两套公寓装修出租,如今每年稳定增收约5万元。不少村民纷纷效仿,通过厦门农商银行“富保贷”,将自家安置房投入租赁市场。昔日的茶农,在山下找到了增收新门路。
“变化翻天覆地。”同安区莲花镇西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连志庆说,“以前在山上收入单一,基本上靠制茶。现在下山后选择多了,加上厦门农商银行的支持,大家的路子越走越宽。”让村民们欣喜的,还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去年,西坑村9名孩子参加中考,高中录取率达100%,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从“忧居”到“优居”,从“谋生”到“乐业”,西坑村的蝶变背后,离不开厦门农商银行“离土不离人”的坚定守护。“移民搬迁是民生工程,支持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责任所在。”厦门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村民搬进新居后,原服务支行持续组织金融助理上门,把便捷的金融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让这份温暖在新家园延续。
渔民“上楼”
从地少人多 到“空中筑巢”的变革
翔安区金海街道欧厝新村,5栋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与百米外的渔港老街相映成趣,展现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
这是欧厝社区创新实践“四统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模式的成果。面对“地少人多”的困境和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愿望,2021年,欧厝社区启动“四统房”项目,通过整合零散宅基地,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让宅基地上楼”,符合条件的居民可用远低于周边商品房的价格申请建设属于自己的“空中家园”。
得益于“四统房”模式,欧厝社区的住房供应能力从之前的几十户跃升至434户,大大缓解了住房难题。“小区功能分区合理,还引入专业物业,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将显著提升。”翔安区金海街道欧厝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晖杭介绍,目前已有超300户家庭申请,一期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二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闲暇时,居民王津男总会和妻子在崭新的小区里转转,学习借鉴邻居的装修方式,憧憬着自家新房,“打算尽快启动装修,希望过几个月就能搬进新家。”结婚多年,因宅基地不足,王津男一家三口一直与父母挤在老宅里,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是他多年来的梦想。2021年“四统房”项目启动,他第一时间报名。然而,凑足45万元首付款后,余下近60万元的房款成为一个难题,让王津男发愁。类似问题困扰着不少居民。
关键时刻,厦门农商银行伸出援手。然而,不同于常规自建房或商品房开发,“四统房”项目为居民个人集资统一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且时间固定,传统授信模式难以适配。
如何破局?凭借扎根乡村的经验和本土法人银行政策优势,厦门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联合翔安区政府探索出“居(村)委会规划建设+配售居(村)民+银行贷款”路径,为“四统房”模式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产品“四统房置业贷款”,仅在欧厝社区就已经投放贷款总额超1100万元,支持首期172户居民圆了“安居梦”。此外,该行还支持田墘、双沪等社区建设“四统房”,为约200余户居民提供贷款合计12373万元。
“农村金融有特殊性,必须创新才能破题。”厦门农商银行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将破解“四统房”融资难题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突破口。这份担当与创新,不仅让欧厝社区居民的安居梦不再遥不可及,也让“新楼映老街”这幅动人画卷,稳稳承载起更多居(村)民的幸福新生活。
点击
金融赋能 老渔村焕发新活力
最近,厦门市一个被称为“最潮渔村”的地方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走红,成为游客体验厦门特色风情的热门打卡地,这便是翔安区的欧厝渔港项目。
去年以来,厦门农商银行提供600多万元资金,支持翔安区欧厝社区打造这一“文创IP+旅游”集体项目,将7000多平方米集体发展用地打造成海鲜集市、农贸集市与艺术广场,打通“码头—市集—餐桌”路径,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如今的欧厝渔港,在保留红砖古厝肌理的同时,传统渔村风情与现代潮流元素融合,处处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闲置的渔具仓库化身创业基地,成为两岸青年创客交流驿站;始建于1966年的老校舍吸引市民游客打卡,斑驳的黑板变成艺术墙,教室化身渔村文化展厅;引入大色块集装箱,结合闽南传统文化创作文创周边,打造年轻人喜爱的文创艺术市集……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发展文创餐饮产业,曾经的破旧渔村已经重获新生。(记者 陈本美 通讯员 杜宇飞 俞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