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之间的关税战已然爆发,那么,欧盟为何敢大胆与美国对抗?而中国又为何能在这场激烈的贸易冲突中稳坐钓鱼台?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的30%关税令,几乎摧毁了欧盟的最后一丝面子,也精准地击中了欧盟的核心利益。如果美国的这一关税政策得以实施,从法国的葡萄酒到德国的汽车,许多欧盟企业将失去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失去美国市场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打击有两个层面:一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欧盟不可能放弃这个巨大的市场;二是欧洲由于在俄乌冲突中投入了大量资源,至今并未获得预期的回报,因此其经济状况本就脆弱。此时若再失去美国市场,那无疑会让欧洲的经济危机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经济压力。
那是否意味着欧盟就会在美国的压力下妥协,向美国做出让步,争取关税优惠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美国的关税威胁空前严厉,但欧盟的回应却异常强硬。法国媒体猛烈批评特朗普的政策,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直接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法接受”。西班牙方面也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此举是在摧毁欧洲的经济增长点”。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更是再度发声,直言“欧盟绝不会向美国的霸凌行为低头!”可以看出,几乎所有欧盟领导人对美国的加税措施表示强烈反感。在英国脱欧后,欧盟基本由法国和德国两个大国主导,且两国意见高度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团结起来对美国展开了激烈反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欧盟已准备好对美国实施215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如果特朗普继续加大对欧盟的压力,欧盟还将准备额外的700亿欧元来应对这场贸易战。
那么,欧盟的这一强硬态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欧盟敢于挑战美国,原因很简单:特朗普开出的条件太过苛刻。美国要求欧洲增加军费,才刚答应了这一要求,现在又要迫使欧洲在贸易上做出妥协,谁又能保证这是特朗普最后一次对欧洲进行“敲诈”?所以,欧洲当然不愿意继续妥协。其次,尽管欧盟表现出强硬姿态,但这种反制措施其实也是有限度的。欧盟计划的反制措施成本大约在1000亿欧元左右,这个力度虽然不小,但也并非特别强硬。欧盟此时的言辞更多像是一场沙盘推演,目的是展示出自己的底牌,让美国思考一旦采取强硬措施,可能带来的损失。一旦双方感到无法承受这样的代价,或许会选择妥协,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面对美欧之间的这场关税战,中国又在做些什么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预言,关税战没有赢家,强征关税最终只会自食其果。这也正是特朗普对中国发动关税战后急于叫停的原因。中国顶住了关税压力,但麻烦却随之转嫁到了美国身上。特朗普如今开始对欧盟发难,并不意味着他会放过中国。事实上,如果美欧的关税战最终以欧盟妥协告终,特朗普将有可能集中精力重整旗鼓,再次对中国展开攻势。
中国早已预见到这一局面,正在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准备措施。首先,中国调整了外汇储备,降低了美元在储备中的比例。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两个月减持美债,这充分表明中国始终将美债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并且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逐步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其次,中国加大了黄金储备的增持。央行近期披露,国家黄金储备已经接近2300吨,并且仍在继续增持。6月,中国央行再购买了2.18吨黄金。增持黄金储备的背后,既是为了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稳定,也是在推动“去美元化”的过程中,确保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随着美元信誉的下降,黄金储备成为了更为稳妥的选择。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不仅加强了自身的金融安全性,也为未来可能的经济风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