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银行在懂立村合作设立的服务点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广西百色摄影报道
当7月的暑气渐浓,广西百色绵延125万亩的芒果园迎来了繁忙的采摘与收购季。沉甸甸的台农芒、金煌芒、红象牙缀满枝头,果皮泛起诱人的金黄光泽,空气里浮动着甜熟的香气。
在这片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上,产业的腾飞不仅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政府多年扶持,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
作为深耕广西本土的城商行,桂林银行正依托其构建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借助金融科技、物理网络和金融资源优势,立体搭建起乡村振兴“金融+”生态圈,将百色芒果的“甜蜜事业”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服务下沉: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田阳区玉凤镇懂立村的种植户陆克利麻利地跨下摩托车,将自家绵延山头的3000余棵芒果树指给记者:“以前买化肥、扩种都发愁,现在村里就有桂林银行服务点,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上门办贷款,方便多了!”
陆克利的芒果园
这份便捷,正是桂林银行金融服务触角向乡村深度延伸的生动体现。
百色市农业农村局水果产业中心副主任韦权恩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作为芒果种植的起源地之一,百色自1985年便将芒果产业列为重点脱贫项目。历经近40年发展,如今芒果产业已覆盖百色全市12个县(市、区)约10万农户。
“有5.2万贫困户靠种植芒果脱贫,带动脱贫人口超20万。”韦权恩强调。
陆克利正是受益者之一。近年来,芒果价格的整体走高让他逐渐摆脱了贫困户的身份,然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每年近20万元的农药化肥和雇工等硬性成本,常让他面临阶段性资金短缺的困扰。
“我们村坐车到市里要一个多小时,以前想到要去市里办贷款,愁得不行!”他回忆道。
而近年来,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入驻彻底改变了局面。
桂林银行玉凤镇小微支行行长黄榆对懂立村服务点开业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村民觉得我们能上门收集材料非常方便,不用再跑营业厅,很多户当场就申请了贷款。”
黄榆介绍,服务点站长优选村内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熟悉本村情况,能利用其地缘信任破解银行和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村民通过站长提出需求,银行工作人员随即上门服务,通过绿色审批通道,符合条件的农户最快能在咨询当日获得贷款,服务精准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以前跑市里贷款来回至少三个小时,现在不用出村就能搞定,一个小时都用不了,贷款方便,服务也好!”陆克利由衷赞叹。
陆克利向记者介绍芒果品种
像懂立村服务点这样的站点,桂林银行在整个广西设有近6000家。依托服务点站长提供的信息,桂林银行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米”的同时,既能发挥渠道优势摸排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挖掘真实需求种植户;也能及时掌握芒果种植状况及农户个人突发状况,发现风险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
桂林银行合作设立的服务点就像一个功能强大的“接线板”,为社会各界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联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接入口”,如今,服务点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社保代缴、养老保险认证、退役军人服务等近30项便民服务。
激活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如果说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是桂林银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触角,那么县域支行就是其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激活龙头企业动能,桂林银行让金融活水沿产业链层层渗透,着力构建 “金融+”生态圈。
“不好意思,刚参加完‘芒果大赛’!”广西百色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富农农业”)总经理王栓亮步履匆匆,手中拿着一摞资料走进办公室,“感谢关注百色芒果,希望多帮我们宣传。”
富农农业是百色当地芒果产业龙头企业。王栓亮介绍,依托 “芒果大赛” 这类由百色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营销大赛,富农农业一方面助力百色芒果品牌打造,另一方面为芒果病虫害治理和检测等科研项目提供实验基地,促进芒果品质提升。
富农农业车间里,工人正在分拣芒果
桂林银行在富农农业流动资金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谈起和桂林银行的合作史,王栓亮坦言,桂林银行并非富农农业的第一批合作伙伴,“桂林银行来了百色以后我们才有接触,但他们在芒果产业中的服务确实很专业,贷款类型多,放款效率快,后边我们才成了主要的合作伙伴。”
正说着,王栓亮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桂林银行的服务通知,“你看,这是桂林银行给我发的收款信息,这是其他银行的收款信息。”王栓亮切换着手机界面,“桂林银行每一笔交易的详情展示都很清晰,不需要我再打开软件跳转查看,这让我感觉很方便、很舒服。”
这种细节服务,正是银企深度合作的生动注脚。
同样受益于桂林银行特色化服务的,还有从事果干、果浆生产的百色市善果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善果食品”)。
善果食品的芒果加工车间一角
每年芒果成熟季,正是善果食品资金需求的高峰期,大量收购原料后,需经历加工、销售和回款周期,善果食品往往面临数月的资金压力。
“资金需求集中在6到10月,主要用于收购芒果,加上人工、仓储物流,回款账期至少三四个月。”善果食品相关负责人赵立峰向记者介绍。
传统贷款模式下,足额抵押物是实现大额融资的关键前提。然而对善果食品这类以加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企业而言,厂房租赁的经营模式使其缺乏可抵押的固定资产。
“善果食品既无自有厂房,也难以提供传统抵押物。”桂林银行百色分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百色分中心(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熊云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当时放贷的难题,“但我行一直秉承‘注重产业特性、注重商业模式、注重现金流、不唯押品、不唯财报’的授信风控逻辑,结合客户的运营模式、融资需求、回款周期等实际情况匹配最优授信方案。”
在此思路下,桂林银行百色分行基于善果食品的科技属性,为其量身定制了“流动资金贷款+商标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的融资方案,成功盘活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有力支持了其业务拓展与技术升级。
生态构建:金融活水滋养产业沃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
2024年,《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明确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适合芒果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芒果产业信贷支持。桂林银行的金融服务布局,恰与这一政策导向深度契合。
种植园里,芒果压弯了枝头
在此背景下,桂林银行百色分行深入调研芒果产业特点,综合考量成本、销售、经营模式、政策导向及行业风险,构建了匹配产业的授信及风控体系。截至今年6月末,桂林银行百色分行通过“富农贷—芒果贷”、小微速贷等特色产品,对芒果产业链客户授信余额达6276万元,惠及714户种植户及企业,其中信用贷款5426万元,占比高达86%。这一数据,是金融精准滴灌产业的最直接证明。
如今,桂林银行金融服务网络如同产业的“连通器”和“放大器”,不仅将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送达田间地头,更通过激活龙头企业,将金融活水引向产业链各环节,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通过支持善果食品,同步解决了60余户脱贫户就业;合作企业富农农业所在的澄碧湖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了4574户种植户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伴随着百色芒果产业的壮大,桂林银行的服务也延伸至品牌打造与销路拓展。依托“天天开心团”“乡村振兴直播间”等“金融+”助农平台,桂林银行以“银行+商户+农户”的农产品上行模式协助拓宽芒果销售渠道;通过协办芒果大赛、产销对接会等活动,桂林银行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产业肌理,服务乡村振兴的品牌底色日益鲜明。
这份扎根乡土的决心与投入,最终也内化为机构发展的强劲动力:自明确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以来,桂林银行资产规模从3000多亿元持续增长,于2023年突破5000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桂林银行并表资产规模已达5942.54亿元,位列“全球银行1000强”第268位。
当右江河谷的馥郁果香飘向全国,金融活水所润泽的,已不仅是枝头累累的金黄果实,更是地方果农依托产业兴旺奔向共同富裕的坚实梦想。桂林银行以“四级网络”为根基,以精准服务为犁铧,在百色这片沃土上耕耘出的,正是一幅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相互成就、共促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