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抢抓暑期“黄金期”全链条升级青年人才实习实践服务 ——
够“热”!江苏“盛夏纳才”诚意足
眼下,比气温更火热的,是江苏各地引才的热情和服务的温度。暑期作为应届毕业生返乡求职、高校学子实践游学的集中期,更是城市拓展人才储备的“黄金窗口期”。全省各地实招频出,密集开展青年人才交流、游学、实践等活动,下好人才“引育留用”先手棋。如何更贴心地助力青年人才深入了解城市与企业?怎样用好暑期实训为职业生涯“搭桥铺路”?近日,记者分别走进盐城、张家港、扬州,探寻三地引才留才的特色举措。
盐城:
青年企业家当“导师”,
一对一带教助创客学子实训成长
7月14日上午9点,伴着江苏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铸造车间轰鸣的机器声,盐城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王奕凯,目光专注地追踪着滚烫的金属溶液浇注成阀体的过程。
“原来,课本里写的‘金属熔炼温度对铸件成型质量的影响’不是抽象的概念,关于‘浇注速度控制能减少气孔缺陷’的原理,就藏在这流淌的金属溶液和模具的接触里,这可直观多了!”当理论知识在眼前具象化的这一刻,他的眼睛里满是兴奋。
“你看,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一个细节,阀门铸件在浇注前一定要对金属液进行除气、除渣处理。”江苏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盐城市青商会会长韩文豪在一旁耐心讲解,“小王同学,我给你布置个作业,实训结束前基本掌握阀体设计与加工的技能,有信心吗?”
“我一定努力多学,争取‘通吃’!”王奕凯笑呵呵地接过话茬,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小目标。
江苏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到这样一家了不起的企业来实训,刚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的自己能适应吗?”在报名参加盐城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习实践“青年创客实训”活动前,王奕凯也曾暗自嘀咕。
到岗锻炼的第一天,他的结对导师韩文豪已早早在车间等候,看到导师鼓励的眼神,这个小伙子此前的紧张和疑虑,全部打消了。
这样的安排,源自盐城人才部门的周到考虑。为给有志创业创新的青年提供精准的实战指导、资源对接等全链条服务,盐城市委组织部联合团市委推出“青年创客实训”计划:一方面,围绕当地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力学系统与控制、电子信息材料等6个专业大类,面向省内外重点高校征集实训需求;另一方面,精选业务强、视野宽的重点产业领域优秀青年企业家,担任“青年实训导师”。
今年暑期,盐城共发布实习实践岗位2079个、实践课题97个。其中,企业类岗位810个,同比增长6%。同时,专项募集137个“青年创客实训”岗位,为青年学子提供更精准、更能发挥所长的实践平台。“我们更加注重搭建深度体验平台,帮助他们了解行业与企业,激发留盐创新创业意愿。”盐城市委组织部人才处有关负责人说。
10多天时间里,王奕凯已经先后参与了铸造、精工、装配、试压等流程轮岗实践。“实训不仅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通道,也让我对未来就业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一定扎实学、扎实干。”
首次担任“青年实训导师”的韩文豪也有自己的收获:“政府搭台、校企协同的实训模式,非常契合企业用人需求。”他表示会倾囊相授,实训结束后跟踪回访,期待提前锁定人才,为企业补充新鲜力量。
张家港:
超值“补贴包”+贴心服务,
让学子城市体验“丝滑”又暖心
“就像闯进游戏里的新手村,全程顺畅得不可思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二学生茆钟凯形容自己两周前的张家港之旅,这源于当地“暑期来港‘第一站’考察补贴”政策。
半个月前,他偶然看到张家港面向市外专科及以上高校学生,发放价值“999元+”的考察补贴券,涵盖吃、住、行且没有使用限制,专为学生打造。抱着多体验城市的心情,他通过“港才通”微信小程序提交申请。
“流程特别简单,没费什么功夫就搞定了。”更意外的是审批效率,提交次日就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敲定行程、筛选酒店、推荐路线,事无巨细的帮助让他对旅程充满期待。
一个双肩包、一张车票,7月5日,茆钟凯踏上前往张家港的高铁。虽已耳闻当地青年人才配套政策与服务不错,亲身体验后仍被其“丝滑度”震惊了,“到酒店时已是晚上,前台工作人员还是详细讲解了消费券的使用方式。”他从4条考察线路中选了“体验张家港精神”“寻觅江南风情”两条,感慨道:“没想到这里不仅经济强,人文底蕴也这么深厚。”回校后,他第一时间向心仪的企业投递了实习申请。
7月1日至15日,有184位学子申请了张家港的“暑期来港‘第一站’考察补贴”。“和以往不同,我们将补贴发放从‘事后’转向‘事前’,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张家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这个给力的“补贴包”,也让苏州晶歌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媛媛感到惊喜。她坦言,以往一到招聘季她就焦虑:“即便开出的待遇差不多,不少年轻人还是倾向去更有名气的一线城市。”而现在,有了这项政策,企业终于可以很有底气地向各路人才发出邀约:“来实地看看吧,吃住行都免费!”
扬州:
人才夜市里“逛吃求职”,
文化纽带牵起双向奔赴
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扬州2025“人才夜市”专场招聘会的信息,新疆大学2025届硕士毕业生孙羽眼前一亮。
6月21日晚,暑气稍散,孙羽来到扬州万象汇广场的招聘会。30多个夜市摊位上,摆放的不是烤串和奶茶,而是琳琅满目的岗位介绍,“摊主”是“挑灯觅才”的企业HR。一旁,漆扇、糖画等非遗技艺展示透着浓浓的扬州风情。
孙羽手捧奶茶,逛得不亦乐乎。在人社服务咨询区,她接过资料,发现30多家重点企业的183个岗位中,有不少契合她的材料专业。“有戏!”她扎进人群,一圈下来收到4家企业面试邀约,有的现场就进行洽谈。“这座城市很有生机,对青年很友好。”曾经迷茫的她感慨来对了——记者发稿前,她已入职扬州一家汽车制造企业。
夜幕下的商圈人流密集,是揽才的绝佳点位。今年夏天,文旅体验成江苏各地引才的另一张王牌。扬州借力“苏超”赛事,推出《二分明月夜扬州·夜间文旅消费电子地图》,整合4张主题地图,一键导航即可串联青年人才友好街区夜游体验。
“文旅IP与就业服务结合,让青年在‘逛吃求职’中触摸城市温度,感受就业服务就在身边。”扬州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扬州还将举办百名博士走进“广陵潮”皮市街海内外人才夜市、“万名大学生看扬州”等活动,带领青年学子深度体验非遗、园林、产业风貌,以文化为纽带,让青年与城市在沉浸式体验中双向奔赴。(林元沁 陈珺璐 胡兰兰 葛政荧)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