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26财年第一季度(4月至6月)国民经济核算报告了,数据显示:印度经济在本季度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实际GDP同比增速扩大至7.8%,高于去年同期的6.5%。
从产业角度看:农业及相关活动增长显著,实际增加值提升3.7%,较去年同期的1.5%大幅扩张。然而,采矿业表现不佳,同比下降3.1%,对整体经济增长形成一定拖累。
第二产业的总体增速为7.0%,略低于去年同期的8.6%。其中,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增速为7.7%,建筑业增长7.6%,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电力、燃气及供水等公用事业部门增长明显放缓,仅增长0.5%。
第三产业表现尤为突出,整体增长9.3%,高于去年同期的6.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其中,金融、房地产和专业服务增长9.5%,公共管理、国防及其他公共服务业增长9.8%。
贸易、酒店、运输、通信等服务行业在本财年第一季度(也就是2025年的第二季度)增长了8.6%,其他服务业也取得了较为不错的增幅,表明:服务业在印度经济各部门中依然处在核心位置。
从支出结构看:私人消费同比增长7.0%,虽略低于去年同期的8.3%,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政府消费支出增长7.4%,扭转了去年同期的负增长态势,表明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高于去年同期的6.7%,反映投资者信心增强;商品与服务的出口增长6.3%,进口增长10.9%,内需旺盛带动进口增长加快。此外,存货变动增长5.9%,但贵重物品支出大幅下降22.5%。
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低于去年同期的4.9%。批发价格指数(WPI)整体仅上涨0.3%,其中食品类价格甚至下降1.6%,显示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其他关键指标中,工业生产指数中的资本货物增长9.8%,表明投资需求旺盛;银行信贷和存款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港口和航空货运量持续增长,反映贸易活动活跃。
总体来看,印度经济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加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强劲表现,以及消费和投资的稳步复苏。农业改善明显,通胀水平可控,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了有利环境。
上半年,印度GDP同比实际上涨7.6%
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7.4%,二季度扩张至7.8%,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同比实际增长率为7.6%——按市场物价核算的名义GDP为174.23万亿卢比,折合美元为20237亿,继续在全球排第五名。
印度上半年GDP突破2万亿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6%,展现出强劲的经济韧性和增长动能。这一成绩得益于服务业的高增长、制造业的稳定扩张以及农业的显著改善,同时投资和消费双双回暖,为经济注入持续动力。
尽管采矿业和部分公用事业表现疲软,但整体结构趋于优化,通胀控制在较低水平,也为货币政策留出空间。外部环境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可能影响其经济稳定性。
展望全年,若印度能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并深化制造业振兴计划,则有望进一步巩固增长势头。总之,需要在增长与均衡、效率与包容之间寻求平衡,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印度增速显著领先,再次高居榜首——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实际增长率为5.3%,美国为1.9%、日本提升1.5%,英国增长1.2%,法国上涨0.7%,德国经济经过修正后更是缩减了0.1%。
但若看经济规模,还是美国最为亮眼,按市场价格核算的上半年GDP经过二次修正为149285亿美元;我国为91947亿美元,第二名;德国23935亿美元,第三名;日本第四,GDP为20237亿美元。
与印度相比,日本上半年的GDP优势不足800亿美元,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换言之,印度经济在2025年能否超过日本,升至全球第四名依然是一个未知数——若不能,那就留待明年吧。
排在印度后面的是英国,上半年的GDP为19224。曾经与英国非常接近,部分年份甚至更高的法国,2025年上半年的GDP仅为16207亿美元。看来,脱欧似乎并未给英国拖后腿,也未给法国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