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全球国债的抛售潮正在进行,黄金迎来一场不一样的牛市。
简单来看,这一轮黄金牛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而是全球资本对美元等主权货币的集体不信任!
9月2日,现货黄金冲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白银也不甘示弱,飙升至每盎司40.85美元,创下14年新高
与此同时,全球国债市场却遭遇了一场大屠杀。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5.69%,创至少20年以来最高水平;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逼近5%,这是自2006年以来少见的水平;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近期触及至少2006年以来新高。
除此之外,还有法国30年期收益率报4.49%,是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德国与荷兰的30年期收益率分别升至3.4%和3.57%,为2011年以来高位;
千万别以为国债收益率飙升只是金融圈的数字游戏,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
国债收益率被称为“无风险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定价之锚。它一涨,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都跟着涨。
简单的说,就是国债收益率一升高,就像整个社会的“借钱成本”都被抬了上去。原来你可能还想贷款买套房、换辆车,或者扩大小生意规模,但现在一看利息这么高,可能就算叻
而这次各国国债收益率上涨意味着国债价格暴跌。大家要知道,国债是一个国家发行的债券。大家纷纷抛售国债,特别是超长期的国债,本质上是对政府信任开始瓦解。
自6月30日以来,全球超长期债券的回报率已经跌了2.6%。一场全球性的政府债券抛售潮正在上演。
这背后,是对政府财政赤字的担忧。
这几年经济下行,各国都出现了财政支出占GDP比例不断上升。比如英国财政支出将占GDP的60%。也就是说国家创造100元的财富,就要支出60元。欧美这些国家以英国好一点,比例也在40%左右。
而美国,2024财政年度的GDP总额为28.81万亿美元,11.67万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占美国GDP的比例为40.5%,其中的联邦政府支出占比23.4%。
支出增多的同时,收入还在减少。
债务负担也很重,各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杠杆率这些年都在持续攀升。美国政府杠杆率已经114%,日本更是夸张地超过212%,连一向保守的欧元区也集体跨过87.5%,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60%。
更可怕的是,这些债务利息正在吞噬各国财政。美国每年光国债利息支出就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了国防预算和老年医疗保险计划支出的总和。
英国国债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10%,法国也逼近7%。这意味着纳税人交的钱,越来越多地用于还债而非公共服务。
当国家被债务拖垮,国债还能安全吗?所以,市场对国债出现了信任危机。国债信任危机涌现,从而推高了黄金价格。
比债市暴跌,国债收益率被推高,更严重的是,欧美又出现了通胀的苗头。
美国核心PCE仍超3%,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推高输入型通胀,欧洲CPI反弹,英国今年7月的CPI同比涨幅已达3.8%,预计8月将突破4%,为英国央行通胀目标的两倍。
通胀归来,把发达国家逼进了死胡同:要么放任通胀肆虐,百姓生活成本飙升;要么加息压制通胀,但可能直接扼杀脆弱的经济复苏。
现实是,各国根本不敢轻易加息。2025年全球央行已累计降息91次,创下自2020年以来最快的宽松周期,因为只有继续放水才能勉强维持经济增长。
这就出现了荒诞的一幕,央行在降息,国债收益率却在飙高。
正常逻辑下,降息周期中旧债(利率更高)应该被疯抢,从而压低收益率。但如今市场出现了更深刻的信任危机——投资者不是在挑选新债旧债,而是在质疑:还要不要持有国债?
那么令人担忧的事情就出现了,全球经济可能陷入"停滞性通胀"新常态,增长放缓但通胀高企,各国央行政策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投资逻辑几乎全部失效。
各国国债危机出现苗头,通胀顽固,也就导致现在金银价格被推高。
这几年,全球冲突频发,债券收益率却几乎没有下行。这表明债券这个曾经的避险资产的功能,似乎正在失效。
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安全港,黄金暴涨之后,铂金等贵金属跟进爆发,说明资金不是在博弈单一品种,而是在系统性重估整个贵金属板块的避险价值。
换句话说,当各国政府无节制发债时,投资者意识到,真正靠得住的,不再是某国政府打的“白条”,而是那些千年不变的“硬通货”。